《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归园田居》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学习该诗,有助于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但是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式。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人生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确看待归隐行为,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诵读法;
2、问题引导法;
3、交流讨论法;
4、点拨法。
学法:
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
《归园田居》是略读课文,但它又是属于高中阶段学习古诗文的开始,对以后继续学习诗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据此,我安排了一个课时的教学。具体步骤是:
(一)激趣导入
人的一生有许多次取舍,这些取舍是否满意不取决于他人的议论,而在于自己的心境。当一个农民,在许多朝代都会被人耻笑。但东晋的陶渊明却辞官不做,宁可归隐农村,做一个农民,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了解他的思想初衷。(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完成)
(三)诵读感知
1、一生朗读,教师点评:五言诗歌断句上有别于四言及杂言之处:二二一拍,二一二拍。
2、听朗读录音,学生校正。
3、学生齐读背诵。
(四)合作探究
围绕“归”字,回答四个问题: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在探究这些问题时,注重圈点和朗读。
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十分痛苦。
2、为何归来?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3、归向何处?明确:归向园田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拓展延伸: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讨论)?
[点拨]
学生各抒几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明确: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在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
(六)堂上总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
七、说作业:
根据本文写一篇关于田园生活的散文,600字以上。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