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顾城之死

时间:2021-08-31

  顾城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精神极度分裂,加上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容易使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刻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

  1993年10月8日,中国的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童话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向自己的妻子举起了斧头,而自己也在伤害了妻子之后上吊自杀。事发之后,海内外一片哗然,无论是新闻界还是文学界对这一事件都保持了密切的关注,对于顾城之死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推断,使顾城之死因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同于海子等为诗学理想而献身的诗人,顾城仿佛是个异数,他的死应该与诗歌理想无关。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精神极度分裂,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容易使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妻子的婚外情无法容忍,而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双重打击使他的死亡情节更加浓厚,所有这些造成了顾城杀妻后自杀的悲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顾城的自杀与诗无关,他的死主要是伦理和个人性格的问题。

探析顾城之死

  顾城――分裂的诗人

  顾城是一个天才诗人,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父亲顾工曾经怀疑“他的大脑和眼睛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看书的时候“常常一个通宵就能翻完厚厚的一本”[1],而且对于故事情节把握非常准确。在诗歌创作方面,顾城更是堪称天才,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写现代诗,很年轻就已经就写出了被传诵一时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名句。且不说小小年纪就写出了被人传诵一时的诗句,光是其诗歌就有很多佳作:“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还有“太阳是我的纤夫/他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等。顾城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天才的色彩,他的创作时间是在“白昼午睡和黎明欲来没来时”[2],写诗的时候用枕边的纸笔“将迷迷蒙蒙中幻化出来飞舞起来的形象、景象、演绎、思绪……组成一个个词汇,一个个语句,他的手摸着笔,摸着黑(写时常常是不睁眼的),涂记下来”[3]。当朦胧诗开始流行的时候,顾城成了万众瞩目的天才。

  诗人较平常人来说,会更有激情,也更加敏感。但顾城的情感和激情仿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狂暴和神经质的色彩。很多人认为顾城精神存在问题,顾城的父亲称,顾城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看到“文革”中部分人对于贴大字报的人进行殴打,这个场面对于其幼小的心灵造成刺激和伤害。顾城的母亲说顾城“他小时,曾从窗台上倒栽葱般摔了出去,脑部受过伤,有时精神失控”[4]。“在家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激动起来,只是偶尔为他妈妈一两句话把杯子推翻,可那只是刹那间,很短,他又像孩子似的请妈妈原谅”[5]。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的顾城还有狂暴的一面:出手打岳母;为了一点小事与父亲打得头破血流;对妻子实行暴力……这些无不显示出顾城的暴力的倾向。诗人疯狂的情感爆发,理智不复存在,如果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同时爆发,使疯狂的念头付诸暴力的实践,可以说悲剧难免。顾城生命最后的所作所为即是疯狂念头与暴力行动的同时爆发。情人的出走让顾城内心充满了绝望,勉强平静下来后,妻子的追求者马上到来,他的内心变得惶惶不安,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妻子坚持要开车离开的时候,处于疯狂状态的顾城采取了暴力行动。与其说顾城有精神病,而从医学上寻找病理,还不如将这种精神的分裂归为顾城的分裂性。天才既有天才的一面,又有怪诞的一面,每一面都超乎寻常人,而在于顾城,他的性格分裂程度比较高,是一种天才与歇斯底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