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我们熟悉的范仲淹可能只是在他的作品上,但对于范仲淹的生平没有深入的了解。
范仲淹的传奇一生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遭同僚抵牾,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言事无忌也颇多争议。他入官的推荐人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当朝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他死后的千百年来,士大夫和老百姓却给了他昭若日月的评价朱熹评论他“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刘漫塘说“本朝人物,南渡前,范文正公合居第一”;清代袁枚称其“黄阁风裁第一清”。范仲淹生前有褒扬有指责,有贤名有讥讽,所谓毁誉参半,但在死后却好评如潮,甚至成为了士大夫的精神领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划粥断齑与少年志气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诞生于河北成德军(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掌书记官舍。其父范墉,曾任成德军、武信军(今四川遂宁市)、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掌书记。范仲淹两岁丧父,家道中落,当时母亲谢氏还十分年轻,母寡儿孤,贫无所依,便带着儿子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县)朱文翰,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并在朱家长大成人。朱文翰做过地方小官吏,对继子并未冷眼看待,“既加养育,复勤训导”,寄予厚望,期成大器。范仲淹在洞庭湖畔的澧州安乡(今湖南安乡县)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接受了启蒙教育。
范仲淹一生读书不辍,特别是多次迁居的青少年时代,每迁一地,都留下了读书的遗迹,也留下了许多让人感动的苦读故事。在安乡时,范仲淹曾读书于当地太平兴国观,寒暑不倦。清朝翰林张明先诗言:“荒台夜夜芭蕉雨,野沼年年翰墨香”,以“书台夜雨”这清寂而优美的诗意,概括了范仲淹这段少年攻读生活。
随着学识的增加,范仲淹开始由要我读书变成了我要读书,虽然常常忍饥挨饿,但他不以为意。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前后,范仲淹随继父生母回到继父的故乡淄州长山,读书于长白山醴泉寺,每天的饮食仅仅一碗稀粥,先冷却,然后分成四块,早晚各两块,再配以盐拌韭菜末,“划粥断齑”成了他励志苦读的深刻写照。
如果说长白山醴泉寺读书是他自觉读书的表现,那么多年以后他到南京应天书院求学,则是为自立而读书了。幼年丧父乃人生大痛,当范仲淹知道自己是范姓之子时,不异于当头棒喝。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朱氏兄弟奢华浪费而不知节俭,范仲淹曾多次劝阻,有一天朱氏兄弟被劝说得不胜其烦,便脱口而出说,我们用朱家的钱,与你何干?他听此言十分疑惑,自己不就是朱家子孙吗?疑骇之下他四处打听自己的身世之谜,最后才知道自己是姑苏范氏之子。范仲淹是个烈性汉子,他毅然决定自立门户,并立即离开朱家,负琴携剑,求学南京,唯一的目的就是发奋读书、学成迎母。这时,他二十三岁。
在应天书院求学,由于与朱姓决裂,生活一度没了着落,有一顿没一顿的,异常艰难。《范文正公年谱》上说他“询知家世,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者,公自刻益苦”,还说“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范仲淹孜孜求学,倦怠时以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为食,日夜与诗书相拥,五年未解衣就枕。南京留守的儿子与范仲淹同窗,十分同情范仲淹,便把他的苦读情况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留守很受感动,让儿子送些美食给他,但范仲淹婉然拒绝了,说不是不感谢你的深情厚谊,但自己喝粥习惯了,也不觉得苦,一旦享受丰盛的饮食,以后喝粥就索然无味了,表达出清贫自甘、清苦亦乐的豁达。还有一次,宋真宗幸临南京,南京万人空巷,应天书院师生也倾巢而出,争睹圣颜,只有范仲淹岿然不动,继续读书。有人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一睹皇帝风采,范仲淹说,将来晋见也不晚,可见其抱负的远大。
十年寒窗,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大中祥符八年(1015),二十七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即奉母侍养,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开始了他偃蹇动荡、赤心报国的仕宦生涯。进士后,他在《寄乡人》诗中说“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对自己的苦读生活也仅只淡淡地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