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时间:2021-08-31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就是旧县城的西门城楼。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景色异常壮观。登上岳阳楼,可以俯瞰远山近水,饱览阴晴变幻。古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登临,吟诗作赋,为之增光添色。然而在这浩瀚的诗文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尤为古今传诵。

  《岳阳楼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即范仲淹罢相的第二年。范仲淹虽然仕途坎坷,“庆历新政”彻底失败,但是他不因此而悲观消极。他在地方上做官期间,仍然壮心不已,表示了“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这种忠贞为国,忧民疾苦的思想,是他一生躬行不逾的准则。《岳阳楼记》就是一篇表达作者政治理想和抱负的文章。作者假托“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情趣,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第一段叙述重修岳阳楼的经过,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作者首先指出,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以后,两年之内就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一方面是对一位有罪于朝廷的“迁客”的歌颂,一方面是指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条件。关于重修,作者只用“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二句来说明。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于自己和朋友的被贬谪,对于新政的不能推行,“愤郁颇有辞色”。重修岳阳楼时,“僚属问落成何如?子京云:‘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数十声而已。’”从滕子京当时满腹牢骚的情形看来,可以窥见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旨在“借前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同时也是用古今贤人来映衬后文中塑造的“古仁人”的形象,并借以烘托自己的理想和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