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悲陈陶》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21-08-31

  悲陈陶,诗名,讲述的是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①,血作陈陶泽中水②。

  野旷天清无战声③,四万义军同日死④。

  群胡归来血洗箭⑤,仍唱胡歌饮都市⑥。

  都人回面向北啼⑦,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

  1.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陈陶泽:即陈陶,又称陈陶斜,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2.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3.群胡:指安史叛军。血洗箭:箭上沾满了血,就象用血洗过一样。这里的"箭"指代各种兵器。

  4.都人回面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