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寄托了深切的乡思,并流露出对朝廷的系念和对国事的关心。全诗情景交融,构思精巧,先赋后兴,独具特色。
归雁
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⑴?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⑵!
⑴ 此二句,自问自。客,指自己。几年,犹几时。东,一作“春”。
⑵末句正是申明“肠断”之故。
(3)全诗译文: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春暮,在成都草堂。浦起龙注:“神味高远。旧编广德二年(七六四)自梓、阆还成都作,则‘东来’字不合。当是大历三年(七六八)出峡后诗。”信如浦说,则此乃杜甫最后的一首五言绝句。
鉴赏: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以后,八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长安、洛阳、秦州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诗中“东来”二字亦作“春来”。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按说应当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写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满怀激情地表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如今又来到成都,早就萦绕于怀的回乡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实现?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回乡而不能的急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