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文研讨
杜甫诗三首课文研讨
望 岳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在此,我们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组诗来做比较。组诗共六首,480字,可谓多矣,其中也不乏佳句,但意境则稍逊一筹,原因是李白用寻仙访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写成了一个远离人间的仙界,举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飘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其一)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其二)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其三)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其四)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其五)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长于想像,但这组诗给人的印象是泰山处处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损泰山的现实风貌。前人曾谓《望岳》可以俯视李诗,的确是不刊之论。
春 望
一、整体把握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