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去蜀》唐诗鉴赏

时间:2021-08-31

  《去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者因友人离世,生活失去依靠,又预见到蜀中将乱,故决计出峡东归。将离蜀,作诗总结几年的漂泊生涯。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年迈之年、流寓之迹,种种心愿皆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杜甫《去蜀》唐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去蜀⑴

  五载客蜀郡⑵,一年居梓州⑶。

  如何关塞阻⑷,转作潇湘游⑸?

  世事已黄发⑹,残生随白鸥⑺。

  安危大臣在⑻,不必泪长流⑼。

 【注释】

  ⑴去蜀:将离蜀,作诗总结几年的漂泊生涯,故为此题。蜀,广义指四川,此诗专指成都。

  ⑵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汉仍其旧,辖境包有今四川省中部大部分,治所在成都。此指成都。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初借居成都草堂寺,后移居新建之草堂,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离蜀,前后共六年,期间有一年多流寓梓州、阆州等地,在成都前后合计约五年。

  ⑶梓州:四川三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梓潼郡为梓州。

  ⑷如何:犹岂料。关塞:边关;边塞。

  ⑸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二水是湖南境内两条重要河流,此泛指湖南地区。

  ⑹世:一作“万”。黄发:年老。

  ⑺残生:残余的岁月、生命。

  ⑻大臣:泛指朝廷掌权者。

  ⑼不:一作“何”。

 【白话译文】

  我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有一年是在梓州度过的。

  岂料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做客呢?

  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却已经年老,余生只能像江上白鸥一样漂泊。

  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人何须枉自老泪长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