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读品评,情境相生
孙犁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这种诗化不仅体现于情节的诗化、人物语言的诗化,连环境描写也是诗化的。是诗,就适合美读,周老师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环境描写进行美读,让学生沉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浓浓的语文氛围中,走进诗意的芦花荡,贴近作者的心,感受作品的人情美,接受作品的人性美。
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刘祥老师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反复吟诵,在低吟浅唱中想象精美的春江月夜图,体情丰富细腻的情感,享受意味悠长的意境,从而陶冶情性,提升美感。当学生的情绪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被调拨到最高点时,刘老师及时驾驭,因势利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用散文的语言来展示自己心中的画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去创造,去渲染,从而使意境再造,诗心交融。这个环节最靓丽,因为学生利用先前老师创设的意境,通过自身的揣摩,表达了对文本的理解,诠释了自己的颖悟,而就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由学生自己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这种别样的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语言文字的形象色彩很大程度上需要靠美读来体现。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借助诵读课文的轻重缓急、停顿间隔、情感处理等来创设令人如痴如醉的情境氛围,让学生随课文情感的波澜而动,紧紧叩住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氛围中去,体味其中的韵味,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在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美读不能重形式而应重指导。通过朗读指导让朗读声情并茂,往往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读中有思,思与境借。诗歌这一饱含丰富感情的文学样式,最适合美读,这也是讲授诗歌时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春江花月夜》这节课,在读字上有其特色。其一,重视默读。在各种读中,齐读一遍往往是走过场的,虽然默读的美并不外显,但它应该是最具思考力的,设置默读这一环节是更深层次的造境,为学生体悟诗情蓄势。其二,注重自由诵读。诗言志,各人体验不同,所感受到的诗情就不一样。教者让学生自由诵读,让学生完全融入诗 歌中,通过节奏、语气、语调等诵读环节,深入理解诗句,呈现诗歌的音韵之美,入情入境地体会诗情。《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的伴奏,可以帮助学生找寻到诗歌所特有的韵味与感觉,也能让学生真正沉浸到音乐与诗歌的优美境界中,让诗歌真实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课堂营造出了一种图画、意境和音韵相结合的和谐氛围,而学生精彩的个性阐释就证明了他们已真正品尝到诗之味、诗之意。
刘祥老师能很好地根据文本特点去创设宁谧、幽美、律动的课堂意境,在最大限度上找到了与文本意境的契合点。这种氛围的营造很好地带动了学生品味、创读文本,继而有效形成了师生思维上的情境。其教学语言和学生的表达均富有很强的文学味及高层次言语活动的表征。本课通过六个环节的设置、五次不同方式的诵读和对诗歌画面的描绘,借助音乐上的共鸣,找到了品读古典诗歌的理想载体,从而成功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走进了古典,进了语文。其课堂情境的创设显示出鲜明的层次感,师生在和谐的对话中逐步进入“我就在那个天地里”“我的心在浅斟低唱”“我就是抒情主人公”这三个审美阶段,从而逐步实现课堂之境、文本之境、思维之境的三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