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音乐鉴赏

时间:2021-08-31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光辉灿烂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犹如一朵瑰丽的鲜花,以它的芬芳沁透着人们的心灵,从而激发起我们对伟大袓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为发扬光大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我将把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一介绍、比较与分析,以期与爱乐者共享之。

  “春江花月夜”是大家所熟悉的一首古典乐曲,这首优美抒情的乐曲在今天已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宝藏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早在1875年以前就流行民间,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最初叫做“夕阳箫鼓”,1895年李芳圆在他出版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改称为“浔阳琵琶”,其后由李氏学生汪昱庭,又作了加工润饰,改为合奏形式,又改名为“浔阳夜月”“浔阳曲”,直至1925年左右经大同乐会柳尧章整理后,才由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的。

  本曲最初以合奏形式出现时,除琵琶外,加用了洞箫、二胡、扬琴等三件乐器,其后经过曲调整理加工,增添了古筝、大胡、阮及大鼓、小铃、铙钹、海锣等乐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音乐形象大大地丰富和明确。目前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色。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对该曲进行了重新配器,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使乐曲更丰满了。

  其内容为何?从最初定名“夕阳箫鼓”上来看,原作者所描写的,很可能就是傍晚在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但从上述曲名称呼的变化情况以及从改名后加上了分段标题来看,可以知道近代音乐家们对本曲内容有新的理解,除了“傍晚”“船上”“箫鼓”的描述外,还联系到周围环境,描写了晚江的秀丽风景,此夜月荡舟江流的情景,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景色的爱好心情,从而完整地、诗境般地,歌颂了袓国的美好河山。

  全曲曲意说明,从乐曲开始的引子里,描写了江边钟楼里响着钟鼓声,接着是主题部份,展示出整个和风宜人的月色。月亮慢慢地从东山升起,阵阵晚风吹皱一江春水,两岸花影层叠,掩映在水波上,远处传来渔夫的歌声和摇桨声,滩头的激流翻滚着浪花向远方奔去,夜深了人们尽情地欣赏了美好的春江夜色,才驾着轻舟愉快地向归途划去。此曲分十小段,每段均有不同标题。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