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张若虚的杰作之一,这首长诗之中虚与实两种艺术手法结合得非常完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一首灵愚共感的千秋佳作。人们拜倒在她的脚下,被她的美所吸引所震撼,给予了她无尽的称颂和褒扬。如清代王 运评价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阐述了这首诗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深远影响。闻一多更将这首诗推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尽管已有很多学界中人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的美进行过不同解析,可笔者仍觉意犹未尽,试图从虚实结合这一角度进一步去挖掘其潜在的艺术魅力。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所以虚实结合便成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曾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甚至小到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的确如此。就绘画而言,清人笪重光《画筌》中曾说:“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画家兼诗人的方薰《山静居画论》中也说过:“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此论对诗歌也同样适用。中国古典诗歌就借鉴了国画中的这种传统技法。叶燮在《原诗》里曾强调过创造诗歌艺术境界的必要手段是“虚实相生,有无互立”。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也有一段精彩的叙述:“诗有从题中写出,有从题外写入;有从虚处实写,实处虚写;有从此写彼,有从彼写此;有从题前摇曳而来,题后迤逦而去,风云变幻,不一其态。”可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不即不离,不粘不脱,即而不滞,离而不游,放得开,收得回,是诗人和画家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诗歌要有意境得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首先,作品需有虚有实。
何谓虚、实?一般而言,所谓实,是指现实,真实、实事、具体的有形的人和物;而虚则是指想象,虚构,抽象的概念,无形的情思等。具体而言,虚与实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判断。首先,从现实与想象的角度来看: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其次,从时空角度看: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从己方来写为实,从对方着墨为虚。另外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客体为实,象征比拟为虚;正面描写为实,侧面烘托为虚;详细具体为实,简略空灵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诗歌创作光虚不实,则空洞抽象,无法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光实不虚,实事实写,实话实说,也不能成其为艺术。就像宗白华所说:“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虚为实,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其次,作品贵在虚实相生。
虚实必须相生,不相生难以成意境。那么何谓虚实相生?笔者认为主要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不能相互生成或相互生成又不能相映成趣的虚实,都不可能具有圆融、深远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之中虚与实两种艺术手法结合得非常完美。袁行霈评价这首诗时曾说过:“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惝恍,气氛很朦胧……亦虚亦实,忽此忽彼,跳动的,断续的,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写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觉得有深邃的丰富的东西蕴涵在里面,等待我们去挖掘、体味。”
的确,作者实写景物时给人感觉一片空灵虚幻,而采用虚笔言理、抒情时又往往能借景托出。实景能虚写,虚境中又含实景,虚虚实实,妙趣横生,直令人目迷神驰,心向往之。
诗篇一开头便大笔泼墨,气势不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作者紧扣题目,逐渐展开描画。这里写到了诗题中涉及的几种景物:春、江、月,还有题目中没提而属于作者延伸出来的笔墨――海。春天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只见江潮起伏,汹涌奔流;这种景色已足够壮观;但作者的视野并没局限于此一隅。他似乎能视通万里,在他的想象中看到了春江远与海接的壮丽景观;而且在远方辽阔的大海之上,一轮明月伴随着春潮的涌动而生。读者面前立刻出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神奇画卷:月亮如同诗人久久期待的一位美丽女神,款款降临在明净皎洁的夜空之中,向那富有无穷生机和活力的健壮青年般的江海流露出无限深情的注视。苍茫的大海,一下子银光普照,流光万里,熠熠生辉。春、江、月、夜属于实写;“连海平”则属于想象,带有虚意。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的确,景象因这一虚笔而显得更加大气磅礴。盛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黄河入海流”与之异曲同工。这些优秀的诗人都能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万里河山熔铸进一幅图画之中,真可谓咫尺之间见万里。另外作者用了一个“生”字,而未用“升”字,音同意异,效果悬殊。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也是这样。“生”字运用拟人手法虚写,赋予了本来没有生命情感的明月与江潮以无尽的灵性,极有情趣;而“升”字则显得平淡无奇。有了这些虚笔,这两句诗的境界更加深远了,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了。
接着作者采用工笔细描的方法进一步写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春江月明”实写月照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色,但“千万里”、“何处……无”则带有虚意。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表现江流的绵长以及月照范围之广。这两句实中寓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前句实写江流曲曲折折绕着开遍鲜花的洲渚流淌,后句则采用比喻,虚中有实。写月亮把光辉洒向那花林,白天还五颜六色的花林此刻如同一下子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珠。把月光映照下的花朵比作小雪珠,实际上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虚写月光的皎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仰望空中,流霜的飞动似乎也觉察不出来了;俯视沙汀,本来白天粒粒可数的沙子此刻也看不见了。实写流霜、白沙、纤尘之看不见摸不着,仍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虚写月之皎洁。前三句以实写虚。第四句聚焦空中皎皎孤月,属于实写,如同一句题画诗,待画面景物写足之后绾结收束起来;又如一位端庄矜持的女神,在诗人千呼万唤之后,待随从的侍女们缤纷而出按序罗列好之后方盛装出场。但在她展露容颜之前,诗人早已通过众多侍女的陪衬映照,将她的美一点一点地暗示了我们。不是吗?明月与江水的一见钟情,相依相随,形影不离;江潮流向万里之遥,月光也跟随着照耀万里,哪一处春江没有迷人的月光呢?芳甸花林、茫茫江天,乃至天地宇宙似乎都被明月的温柔深情的银光所统摄融化。人间万物都似乎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轻纱,银装素裹,宛若仙境。诗人面对这空灵虚幻的人间仙境不由深深陶醉。作者所写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都是自然界的真实存在,但经过诗人的妙笔点染,似乎都幻化为仙境中的景色了,迷离惝恍,幽洁朦胧。“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借用宋代梅尧臣的这句话来评价张若虚写景艺术的高超再合适不过。而且,这幅画卷着色艺术也非常高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作者能够以淡寓浓,于清淡之中见绮丽。《唐诗鉴赏辞典》中吴翠芬对这首诗的评价可谓贴切中肯:“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讲到“蕴藉的表情法”时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说如“虎跑泉泡的雨前龙井,望去连颜色也没有,但吃下去几点钟还有余香在舌上”,用这句话来评价张若虚的这几句诗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