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写给逝去丈夫的文章

时间:2021-08-31

  姗姗来迟的幸福穿透云层的晴朗

  我196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我的母亲李晓荣是上世纪50年代乡广播站广播员。父亲迟泽凤是小镇上的小学校长,爱好诗文,酷爱三国时期曹植名篇《洛神赋》,因曹植又名曹子建,故给我取名“迟子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拿着红纸到我家叫“迟老师”给写对联,我从小就记得红纸上墨汁泻下来的感觉。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小村子,每年有多半的时间被积雪覆盖,在那个广阔的空间人的感觉就很渺小。读书起,我就喜欢写作文,故乡的森林、河流、清风和明月给我无尽的灵感,童年的木刻楞房、白夜、极光,这些图景深深刻入了我的心灵,给我的人生和创作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1981年,我考入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在风景优美的校园里度过了3年大学时光。师专毕业后我回到山村,先后在永安学校、塔河二中任教。

  1985年,我去参加省作协在萧红故居呼兰县办的小说创作班,将《北极村童话》交给《人民文学》编辑朱伟,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由此我正式走向文坛。

  1987年我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我分配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在《北方文学》做编辑。来到美丽的哈尔滨工作,北极村和我苦涩而清香的童年都告别了……我的性格比较沉静,写作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每天写作时,我的灶上会煲着一锅汤或粥。到了下午5点,我会准时奔进厨房,边听广播边做晚饭。晚上上床后,要为第二天构思两样东西,一个是小说的情节该如何发展,还有一个就是吃什么。时光在每天的工作和写作中静静流淌,不知不觉我已经33岁了,偶尔我也会在闪念中期盼有个人与我分享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