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听录音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