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三课时教学实践
一、课文特点
1、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融合了作者的佛道思想,表达作者要超越世俗名利,尽情享受自然,与自然同在的心情。
2、语句优美,以骈为主,骈散结合,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3、这篇课文,注释比较详细,且要求课后全文背诵。显然文言文惯用的串讲法在这里显然是不太适用的。
二、处理方法
1、第一课时:系统的介绍苏轼:
要点:
⑴ 科举入朝动天下,反击变法,外调杭州、知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
⑵ 侥幸保命被贬黄州个性趋于内敛成熟,调往汝州。
⑶ 哲宗时高太后执政被招回朝,不满保守派作为自调杭州,被贬惠州(当时朝廷重要政治犯的流放地),继又贬至海南琼州(俗称天涯海角)。
苏轼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始终保持了天真自我的本性。希望同学们能像苏轼一样,能有笑对困难的勇气。
2、第二课时:
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⑴ 师示范读(有待加强)。
⑵ 生散读两遍:
(我一直觉得课堂上散读比集体朗读更利于生思考感知)
解决问题:作者按照乐──悲──乐的线索结构全文,请说出谁乐,谁悲。
参考:苏子乐,客悲,苏子(与客)乐。
⑶ 分组合作解决乐甚?悲甚?乐甚?
(第二个“乐”是全文的高潮,以议论为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宜分配较多较充足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