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诗经采薇的优秀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诗经采薇的优秀翻译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经采薇的赏析:
这首诗比较长,我们就不逐字逐句地解读了。它是我非常喜欢,也一直觉得在历史上一直被误读的一首诗。我们重点来看看它被误读的地方。首先是一个细节,就是采薇的“薇”到底是什么植物。
诗经里的杰作都来自于生活,尤其是国风中的名篇。而这首来自于小雅,但其实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更像国风里的佳作。我每次吃到南方人最喜欢吃的一道菜,炒豌豆苗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采薇》。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很多人一样,以为这个薇菜就是我们常吃的豌豆苗。后来才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误区。南宋赵彦卫在的《云麓漫钞》里就解释,薇草就是巢菜,还十分肯定地说,汉东人以豌豆苗为菜,就是巢菜。但其实这是一个朦胧的、模糊的认识。还是陆游比较认真,他是浙江人,又长期在四川工作,所以对巢菜了解的比较清楚。他在《老学庵笔记》里就说过,其实巢菜分为两种,大巢菜和小巢菜。大巢菜也就是野豌豆,就是《采薇》中的薇菜。而我们平时吃的豌豆苗,其实是到秦汉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当然了,不管是大巢菜还是小巢菜,其实都是豆科植物,只是大小不同,结不结果而已。有人可能会说,这么细掰,会不会有些无聊?孔子他老人家就说,《诗经》的作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诗经》至少有植物学、动物学的教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