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读后感(精选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薇》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这首诗就是一个戍边的士兵久历艰苦,在还家的路上又饱受饥寒,痛定思痛后悲伤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描写了周人向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对战争的厌倦。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杨柳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年后,生还归来之时“雨雪霏霏”,战后萧索破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悲凄之感犹然而生。
从戍边者思乡的悲歌中,感悟个体生命的无能与叹息。在保家卫国的精神中,感受个体精神境界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归途中感受个体生命对苦难的体认,《采薇》通过情绪诗意般的流露和宣泄,提出了一个冷峻的理性思考。生命的解读。在浩瀚博大永恒的宇宙中,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尘,人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自己的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同样在生存期间,虽然有生存的意识,所谓生存的权利,但你同样没有生存方式的选择。人类不过是装在宇宙这个化学试验瓶中的最微小的一個不等于零的分子,瓶中任何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变化。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使生命的个体陷入困境。
《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场战争将他无辜的卷入。他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回家,却难以实现。战争给予他的生存体验是既痛苦而又兴奋的。在这里作者没有写战争中流淌的鲜血,残缺的人体,扭曲的面孔,燃烧的战火,堆积的死体。是因为人在社会主流意识的洗礼中短时间会被蒙蔽,而只是展现了他来自群体意识的兴奋“维常之花,·君子之车·,四牡业业,象弭鱼服,”让他体验了从未有过的荣光和威风。同时也给他带来无限的思家的苦痛。战争结束了,经过了生命的苦苦挣扎,他还是他,“载饥载饿”。试问战争对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而已。而这种经历与体验原本就不是他的选择,即使他想选择也选择不了。任何生物只能是自然的选择,而选择不了自然。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将帅、遣戍役,守卫边疆,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作为边塞体裁的鼻祖,内容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爱国这一片面情怀的抒发,而是真实热烈地表达了戌边从戎的艰苦与忧愁。
《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让我们撑起从几千年的清湄岸边采撷来的竹蒿,逆流而上,划向那历史深处的诗之国,经过了几千年,那些诗句,它们依然旺盛,奔放在昨天、今天以及未来的历史长河之中,那里是诗永恒的故里。
时光拉回到几千年前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正是在那漫长的战争的行途中,产生了《采薇》。
《采薇》,是在那战火纷飞、刀光剑影的年代里,在战士那漫长的归家的等待中产生的一株花。那些薇草,铺满了战争那漫无边际的悠长古道,铺满了响着号角的战场。《采薇》充满了一个战士的柔情,一个男儿柔软脆弱而又疲乏无助的等待。
薇菜,一年复一年的生长,从冒出幼嫩的枝芽,到它渐渐地老去,一年复一年,薇菜嫩了又老,老了又嫩,就这样年复一年的生长枯萎,战士也年复一年的在沙场上度过。战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猃狁太猖狂。“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马训练的已经十分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
战争是如此猛烈,人是如此脆弱,面对战争,人类就是弱者,只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战争结束吧!战士需要安定的家园,人类需要安定的家园!终于,从遥遥的古战道走上了回家的归途,而等待就在这一刻变得苦涩,那株薇草也已经在漫长的焦灼之中枯萎。漫天的大雪夹杂着雨水,泥泞铺满了归家的路,这是多么艰难的归程啊!想当初离家的时候,杨柳随风摇摆,而如今却是漫天大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早已泯灭在沙场上,再也回不来了,满心的伤痛有谁能体会。
之前并没有读过《采薇》这类的改编神话或历史小故事的文章,我不喜欢这种文章,好像把原着改了,也没有更多的令人惊喜之处,反而有点无趣。这次无可奈何,我就去认真的看了,原来鲁迅还真不是随便写写的,证实了那一句“存在即合理的”的哲言!
在原着中,史上叔齐和伯夷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在原着中,作者褒赞着叔齐和伯夷的铮铮骨气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气。而在鲁迅的小说中,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辽阳孤竹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这从他们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的排行。孤竹君死后本来是叔齐当国君,但叔齐是个讲孝悌的,觉得不应该夺了大哥伯夷的王位,所以离开了;而伯夷呢,是讲仁的,认为竟然父王要三弟继位一定要遵守,而如今三弟要让位,他不愿接受也觉得无法解决所以逃离了。最后两兄弟竟然在流浪途中相遇了,索性结伴而行,后来被周文王收留了养老。但后来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要伐纣,伯夷和叔齐觉得不孝不仁,所以据食周粟,避走首阳山。在这之前,他们两个还专门跑到周武王面前骂他不孝不仁。
伯夷叔齐两兄弟流落首阳山,无以为食,就薇而食。伯夷叔齐因采薇达到拒食周粟突显其仁孝的目的,最后又因采薇而死。因为四海之滨莫非王土,即使野菜也是周武王的,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要食周粟。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才明白他们一直在逃避和自欺欺人,多么可笑和愚蠢,唯有一死才能真正地拒食周粟,所以他们饿死了。即使饿死了,还是被人们嘲笑。因为拿掉那最后稻草的人,就是一个乡绅的丫头阿金姐,为了开脱自己的责任,就编造了一个谎言,说伯夷和叔齐因为鹿肉而死的,给他们的死安了一个恶名。
虽然我对叔齐和伯夷最后的死有点怜惜,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错社么,只是在坚持自己的心而已,最后可以说是为坚持而丢了性命,可却无辜的被世人抹黑,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来说,他们是真的很不会变通,墨守成规,只能用这么一句话来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另一方面,处于鲁迅那个时代,在采薇中,叔齐和伯夷是必须死的,他们必须为他们的固执和盲目守旧而付出代价。这也是鲁迅像通过文章传递给那个混乱时代的麻木迷茫的人们的忠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时期,很多民众因不识字,不知时势,不问国事,坚守旧时规矩,不能接受新思想。当然也有很多被八股毒害多年的读书人对新思想抱以怀疑否定的心态。人们就惯于受老规矩的拘囿,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什么都按老规矩办事,而不知根据事物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加以变通。按现代的话说就是不能与时俱进,这对于一个新的中国的建立是不利的。采薇在警醒世人,开阔思想这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其一,运用白话文,故事短浅,容易让更多的百姓接受,潜移默化的接受新文化的熏陶。其二,史上的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读书人很熟悉,鲁迅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他们,对比之下,给世人一个思想冲击。因此,我觉得《采薇》还是挺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我的目光短浅,就只能看到这了,可是我相信鲁迅先生的`目的远远不止这样。但是,仅仅从我看得这些来看,《采薇》并不是一本无趣或者是我用的文章,只有深入写作的背景才能了解其中的蕴意深远。突然间,我想起,从前我认为无用的书,是不是我没理解到它的真正含义,只是浅获表意,却沾沾自喜。真是很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