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

时间:2021-08-31

  《边城》是孤独的,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地方,翠翠是孤独的,因为爱的人都不在了。整个《边城》都有一股孤独的氛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

  创作于1933年的《边城》是富有精神纯粹性的,可正如作品结局——走水路的爱情的失败——所展现的那样,它荡漾着一种“孤独”的气息。《边城》这部作品的意境整体上如作品本身所说的那样“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美好却忧愁无限,但这正是作者有意于小说创作的“开放性”结局的真正用意,为的是突出这种“不和谐”,折射出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意识。这样的孤独意识体现于作者本人,体现于作品中所展示的“边城”自身的地理环境,而这两者最终又为了体现人类的孤独这个大的精神旨归。虽然《边城》是作者着意为世人谱写的乡土挽歌,但是沈从文并不是要突出这样的孤独,而是要反抗这样的孤独。最终,这片土地上还是再次荡漾着孤独的气息,美好的人性太过于理想化,因此导致了这片土地上人性的贫乏,反抗的失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边城》里的孤独意识。

  一、边城与孤独的诗人

  沈从文给自己的定位是“乡下人”,他在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水云》中提到“用一支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也结束了这个时代这种感情发炎的症候”。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独特的理想实现形式,和他给自己在当时主流文化环境之下的定位。蓝棣之先生曾经用“症候”这一独特术语分析过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他说:“一部作品总是必然地会带有作者本人的烙印……”\[1\]如此《边城》必然的带有沈从文先生自己的印记。那么这样的烙印是如何表现的?当时的他已经与大家小姐张兆和结婚并且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从他的事业上来看,沈从文在当时的北京已经谋得一份大学教师的职务。他作为一个从湘西农村出来的行伍之人能在婚姻家庭上获得这样的成功,理应说此时是他人生的辉煌时期,此刻他的人生感受理应是幸福的。可是《边城》却打破了这样的幸福和谐的画面,也打破了我们世俗的想法。从“湘西世界”走出来体验了都市丑陋一面的沈从文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希望通过乡村的纯粹来改造都市中的畸形人,实现人的改造。但是小说最终的开放性结局体现了作者知道这样的改造的困难,他自己也不确定这样的理想能否实现,因此整部作品才会有种朦胧的“不和谐感”,这或者就是他作为一个了解当时中国真正国情的知识分子的孤独感产生的来源。那么这份孤独感是如何付诸于文本的呢?“《边城》结尾的开放性则标志着现代‘小说’视域的生成的。”\[2\]而本雅明认为“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3\]虽然《边城》的开头仍然尚是典型的传统讲故事的方式,“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样的开头如讲故事般,在悠远的讲述带有一种淡然的抒情风味。但是结局的开放性把悠远与抒情撕裂,这样的逆转说明作者叙事方式的转变,小说结尾的开放性代表了一种真正小说的形成,同样也体现了作者“孤独的个人”的生成。也许这样的孤独感的体认正体现了卡西尔所说的“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4 \]所以孤独是沈从文自己对他自身生存状况不断审视的结果,这样的审视结果与表面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偏差,但是这样的偏差才是当时作者的内心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是沈从文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促使他更多地从当时狂热的文艺与政治挂钩,文艺受商业的束缚这一现实来确认自己的“乡下人”身份并且感受自己的孤独。这样的孤独倾注于笔端因此而有了他创作生涯中叙事形式由传统的讲故事到真正 小说的生成。也因此有了他作为孤独的个人写作小说的开始。陈笑雄: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