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边城》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这些解读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些错误的解读会让《边城》失去原本的意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析《边城》被“误读”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析《边城》被“误读”的原因
【摘 要】《边城》自诞生之日起,关于它的主题,一直存有争议。为何读者读《边城》会出现“买椟还珠”的情况呢?这主要源于人们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进行着快阅读,而《边城》中“美”和“善”占压倒性的地位,“隐忧”和“热情”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出现,而沈从文的作品整体上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导致了边城的被“误读”。
【关键词】误读 美和善 隐忧与热情 原因
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边城》,自出版以来,从刚开始的毁誉并至,到后来价值渐渐为社会公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少人把《边城》定位为“是一首讴歌人性的赞美诗,一副描绘人性的风情画。”(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上海文艺出版社)沈从文先生却说:“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读书,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因个人的人生经历、知识积累、价值取向、看问题角度等的不同,出现读出违反作者本意或不能领会出作者原意的情况,本属正常。读者读书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对书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并无多少“误读”之说。然而,什么是《边城》的“珠”?《边城》到底要表现什么呢?按照沈从文先生的意见,作者本身是要通过几个湘西普通人的哀乐故事,来表现一种人生形式和解释人类“爱”的形式,这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情绪和人生经历,作品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的热情和隐忧。读者往往只见“故事的清新”和“文字的朴实”,而不见背后的“热情”、“隐忧”、以及“人生情绪和生命形式。”
追根溯源,沈从文背后的“热情”依旧是作者一直关心的关于“民族经典”即“民族品德”的重造问题,《边城题记》提到:
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
他希望读者通过他的作品,来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现实的堕落处。
“搁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许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许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许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点勇气同信心!”《边城题记》
在沈从文《长河·题记》中又提到:
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到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入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
这就是作者的热情所在,如他说的那样:“自然人性为社会所压抑,真正的堕落却在“道德名义下”大行其道,而人性的失落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因此对民族精神产生影响,若五四以来这方面观念健康一些,得到正当发展,所谓与思想问题而引起的纠纠纷纷,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种种牺牲悲剧,便可能会减少许多,民族品德亦能重新建出原有的朴素与光明。
而作者背后隐伏的悲痛又是什么呢?
《边城》中翠翠的孤独感、老船夫的担忧,也正是沈从文的孤独感和悲悯感,是一个民族和一代知识分子受社会压抑所唱出的忧伤之歌,正如朱光潜所说的:
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的那一股沉郁隐痛,翠翠似显出从文自己的这方面的性格。……他不仅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也唱出旧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这就是他的深刻处。
沈从文从湘西到北京直至后来的辗转上海、云南等地,受到精神上的压抑自不必说,湘西社会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让这个民族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而外来的各种压迫让这个民族多了些隐痛。
而人生形式,则是他提到的那种自然、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于人性的生活方式。与他作品中像《八骏图》的压抑人性与上流社会的种种虚伪矫揉造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对照中方可看出沈从文人生的取予形式。在“抹布阶级”与“上流社会“中,沈从文是对“抹布阶级”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的。是对边城世界“自然人性 “以自由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肯定和“绅士、淑女”阶级在“道德名义下”人性受到的的压抑的否定。
为什么读者读不出这种隐忧、热情以及人生情绪,而只看到其中的人情美,风景美和民风民俗美,而得出这是“一部证明人心皆善的杰作”和“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或者把它当作又一桃花园呢?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