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边城》一课教学结束后,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

  一. 预设与生成

  这堂课我预设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以时间、地点切入,把握小说节选部分的框架内容。第二板块设置问题:《边城》里哪一点最吸引你,促动学生品读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感知风物美、人性美、人情美。第三板块以“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翠翠”为问题启迪学生找出描写翠翠心理的的句子

  生成:我执教的高二(1)属文班,高二(9)属理班。文班女生多,理班女生少,文班对翠翠情窦初开把握得较好,费时不多,而9班则拖沓了。

  优点:紧扣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气氛融洽,课堂充满活力。不足这处,学生找心理描写的句子时找得不准确,生成的枝蔓较多,不能正确地把握翠翠的形象,教师讲得多了。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研究学情,提高应变能力,把预设与生成的比例协调好。

  二. 穿插与旁逸

  在教学第二板块时,引导学生了解边城的人性美,穿插了当今的一些例子和文中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如前段时间网络上“小悦悦”的事件来突出《边城》里人们乐于助人品德的可贵;当今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如商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唯利是图来对比码头上卖黄纸的小伙子为要多给钱和老船夫推搡;当今人们的爱情观,如电视上“非诚勿扰”爱情的浅俗直白来对比翠翠爱情的晶莹剔透;我们学生从影视中了解的当时中国其他地方的勾结、鱼肉百姓来对比《边城》里军民同乐的鱼水之情。

  优点:课外大量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边城》里的人性美,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不足:一时兴起,尤其是谈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占时多了,联系广了。

  三,品味与探究

  沈从文的语言朴素纯净、含蓄隽永,这是引导学生品味探究的好材料。如:

  1.“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的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在朗读时故意丢此二句 “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学生品味其意味,更能显示掌水码头的顺顺乐于助人的美德。

  2,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此人是小伙子,非老弱病残;此人系商人不是一般的百姓,非贫困。老人拒收小伙子渡船的钱更能显示此为一种风尚,显其普遍性,边城的人如此轻利重义。

  3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学生对“捏”字品味非常到位。

  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整节课堂学生学得轻松,且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这篇课文的教学虽结束一月有余,但师生互动融洽的场面仍浮在眼前。我会认真总结这篇课文教学的得失,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