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背影》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副教授建议中学课本删去朱自清《背影》引发争议,欢迎阅读!
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随后丁启阵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巩固自己的观点。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而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我们希望大家多多加以探讨,希望大家拥有质疑经典的精神。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更进一步地讨论——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对学生是健康的?《水浒传》写黑帮,《红楼梦》玩早恋,《三国演义》搞暴力,《西游记》纯空想……也许,除了那些设计的、编造的“英雄故事”,学生们也没有什么可读的东西了吧?
思辨·正方
经典也可以公开讨论
对于许多人而言,教科书的神圣地位似不容侵犯。教科书上怎么写的,老师就怎么教,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只能怎么念,谁也不敢怀疑这些知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旦有人胆敢提出异议,要么被看成是对师德师威的挑战,轻则招致老师的严厉训斥,重则被视之为对经典的亵渎,或者被扣上哗众取宠的大帽子。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些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确有一定的突出意义,也教育了几代人。但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意义,到底能否承载今天的知识传播重任,并非不可以讨论。况且,此一时,彼一时,世异时移,环境与社会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知识传播的教科书又岂能以一脸古板之态,以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变应对时代的万变呢?
另一方面,真正的经典并不会因为有人质疑,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某些瑕疵。也正是缘于对这种固有模式的盲目臣服,一些围绕经典文章提出的应试问题,居然常常难倒高知群体。有必要指出的是,许多国家的教科书更具开放性,相互之间还存在竞争特征。正是因为对教科书的重视,关于教科书内容的争议倒也司空见惯。
就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这些质疑事例来看,对错与否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公众敢于对权威发问。至少在眼下,敢于对权威发问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反思精神。如果缺乏反思尤其是对权威的批判性审视本能,我们就难免沦为灌输式的读书机器。
禾刀
思辨·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