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以及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本身,都反证了相关法律的粗放或执行力的不足。下面是校园欺凌手抄报内容,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烟灰烫、扇耳光、用水浇、强迫对方吞食自己嘴里吐出来的口香糖……近日,上海某专科学校5名女同学对15岁女生殴打欺凌近4小时的视频在网上传出后,引发人们震惊和愤怒。
类似事件并不少见,在不断流出的校园欺凌视频中,人们看到太多青春的残忍。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于4月28日签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整治。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残忍?为什么女生下手这么毒?为什么打了还要拍视频上传?为什么学校和家庭在成长教育中双双失语?
一连串的追问,希冀找出校园欺凌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问
是小题大做吗
2016年5月27日,宁波鄞州区12岁的欣欣被同校16岁男生,活活打死在离家一街之隔的废弃砖瓦房内。满脸伤痕,五官已经看不清了。
此前3天,西安14岁女生小雨,被三名女生从当晚8点多打到10点。报案时,小雨的T恤上全是血。
此后1天,陕西洛南5名年纪在14到16岁之间的女生,围殴同校女生肖某,理由是“撞衫”。
继续往前追溯,可以列出更多的校园欺凌事件:
4月28日,重庆彭水县初二学生在厕所内被同学围殴杀害;
4月23日,山西运城15岁休学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同校6名十五六岁的同学殴打致死;
4月22日,河北保定某女生被逼下跪、脱衣,被扇耳光;
3月3日,安徽黄山一高三女生被班上3名男同学下药……
这些还只是被曝光的部分,实际发生了多少校园欺凌事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
但根据已曝光事件统计,近七成校园欺凌发生在初中,很多欺凌者年龄在14周岁以下,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还属于“儿童”。
原本,在孩子的世界里,欺负与被欺负,甚至打架,都是常有的事,一代代人,都曾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欺负与被欺负。因此,长久以来,人们对校园欺凌习以为常,甚至将之视为成长的一部分———
孩子们通过这样的经历,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想要彻底消除校园欺凌现象,显得既不现实,也不免有些小题大做。
但在今天,不断逝去的年轻生命将这个问题生生推到人们的面前,避无可避。
我们从不曾天真地以为,孩子的世界只有纯真和美好,却也不曾料想有一天,孩子们可以这么残忍。
是天生坏吗?
二问
“恶”从何来
进入专科学校后,鲍嘉一直怕被孤立,于是刻意讨好她们。
所谓的她们,指的是与鲍嘉同宿舍的小云、与小云同班的隔壁宿舍的小晨、小敏等。鲍嘉放在桌上和抽屉里的零食随她们吃,有时还会替她们买饭。
其中,小晨常来鲍嘉宿舍抽烟,鲍嘉向老师反映过。几天前,小晨又“借”走了鲍嘉的《职业道德》课本。鲍嘉事后多次讨要未果,最终求助于老师。
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鲍嘉认识了小晨班上的男生小周。和小周手机聊天时,鲍嘉忍不住表露出自己压抑多时的情绪。她说,自己的忍让也是有限的。
但在5月11日9时多,鲍嘉跨进隔壁宿舍的那一刻,她不知道,小周已把这些短信转给了小晨等人。
鲍嘉进门后,小敏劈头就问:你为什么不让小晨好过?她们给鲍嘉看聊天记录。当时宿舍里还有个女生小荣,3人给鲍嘉化丑妆,然后逼她翻白眼、嘟嘴、比剪刀手,她们则在一旁拍照。
然后,她们又推着鲍嘉,回到她的宿舍。鲍嘉同宿舍的人见了,不仅不制止,还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鲍嘉宿舍,小敏把她推到柜子上,狠狠打了一耳光。没有防备的鲍嘉一下子歪到小荣身上,小荣随即也狠狠地抽了鲍嘉一耳光。随后,小晨和另一女生小雨也加入殴打鲍嘉的行列。
打完耳光后,小晨要鲍嘉坐到地上,把腿伸直,让她把烟灰弹落到她腿上。之后,又要鲍嘉把腿抬到床梯上,供她抽打。鲍嘉的两条大腿很快被打青了。
在鲍嘉这栋宿舍楼的对面,是男生宿舍楼。男生们望见鲍嘉在挨打,开始起哄,这让小敏等人更亢奋。为了方便男生观看,她们干脆把鲍嘉拉到阳台上打。这时,同宿舍的小云也冲上来打了她两耳光。
之后是一连串的噩梦:小敏用塑料瓶子砸鲍嘉的头;小晨搂着小敏,借势飞踢她的肩膀和大腿;小晨强迫鲍嘉跟她跳舞给男生看,小敏在一旁拍照、拍视频;小敏还把自己嘴里吐出来的口香糖,强迫鲍嘉吃下去;最后她们把整盆水向她泼下去。
当时已深夜12点多,天刚下过雨,鲍嘉跪在阳台上瑟瑟发抖。
这场欺凌持续了近4个小时,直到3个高年级学姐出言阻止才结束。
当以上细节以文字形式被一一还原、呈现于公众眼前时,人们惊讶、愤怒,更不解。
相比文字,视频给人更直观的感受、更大的震撼。
面对这样的残忍,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裕如说:“这恐怕是我们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实———孩子天性中确实有残忍的一面,这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的。”
我们小时候,拉小狗尾巴、抓萤火虫、扯蝴蝶翅膀等,常被视为童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上学接受教育,被告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人的成长过程来说,这就是从“前道德阶段”过渡到了“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但如果当孩子年纪渐长、体格变强,而心智和道德观却没有一同成长时,他就不能建立起规范意识,不能发展出体察他人痛苦的能力。就如小时候一个手指碾下去,不会理会蚂蚁是否疼痛一样,这样的孩子不会理解他人的痛苦。
青春期荷尔蒙的驱动,让这种不加约束的残忍天性变本加厉。
对此,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在他的哲理小说《蝇王》中有精彩的描述:
在未来的一场核战争中,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
起初孩子们身上还带着文明社会的习惯和印痕,还能够按照文明社会的理性和秩序来运转他们的“小社会”。但很快,有序转为无序。搭建住棚和看守火堆这些文明社会中所应担负的责任很快让孩子们觉得限制了个人自由,转而纷纷选择跟随杰克去打猎,因为那样让他们感到刺激,既无拘无束,又可以吃肉。
失去了文明世界的理性和秩序,没有了纲纪规则,没有了互助合作,权力争斗愈演愈烈,欲望和责任的冲突很快使孩子们文明有序的社会走向分裂。故事的结局:“海岛已经全部烧毁,像块烂木头。”
戈尔丁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同时,十年的教书生涯使他发现,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和及时制止,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孩子就会打架斗殴,就会做出野蛮的举动,人性中的“恶”会在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们身上自然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