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俗和雅

时间:2021-08-31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白居易《不致仕》

  相传白居易写完诗后,会把诗读给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妪听,遇到老妪不懂的地方就改,一直改到老妪能懂为止。这个故事颇具煽惑力,不过煽惑的不是诗人,而是读者,因为如果都按照“老妪能解”这4个字去要求历代诗人,发展下去就是“劳动人民看不懂的东西就不是好东西”,类似的这种主张,我们绝不陌生。

  从历史上看,白居易“老妪能解”的做法,只及于一身,对后世诗人并未有多大的沾溉。比如在他之后的李商隐,写诗就喜欢密集使用典故,一样名传千古。宋朝就不用说了,诗家竞以才学为诗,后世的读者如果没有一定的学养,或者说傲慢得连既有的笺注都不愿去看,往往读不懂宋人的诗。

白居易的俗和雅

  白居易与琵琶女

  所谓“老妪能解”,只是白居易的野心,他希望自己作品的传播面达到最广。这种心志对于个人来说,实在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据此评断白居易的成就,恐怕就大谬不然了。清人叶燮说,白居易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常常读得意犹未尽,杜甫之后不可多得。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并非是针对通俗易懂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