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信息化局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1-08-31

  20**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抓落实、抓实效、抓突破,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和全国智慧城市示范领先奖;获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15项,占全省51.72%;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7443.4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两次获世界500强第一名;建成全国最大的td-lte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番禺区、萝岗区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南沙区入围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

(一)政策环境优化提升。

  着力推进政策与规划实施。抓好《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组织制定配套措施。推进落实科技创新工程、智慧广州建设两部新型城市化发展政策文件20**年工作要点。完成《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订起草工作,列入2014年度地方性法规提案项目。完成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顶层设计,编制《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的意见》、《广州市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视频系统建设规划(2013~2016年)》等。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初见成效。制订广州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构建突出重点、协同互动、优化投入、强化绩效的科技计划体系,健全决策科学公正、实施规范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制约有力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监管力度,规范科技项目评估程序,推行网上评审。2014年科技计划入库项目全部予以公示,拨付经费项目全部进行了无行贿记录查询。

  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进展顺利。深入实施国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省市联合设立首期1亿元的“粤穗天使投资基金”,与省科技厅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和粤穗天使投资系列活动,对参赛优胜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5只创业投资基金,带动社会投资5亿元。推进科技支行建设,开展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新增科技贷款风险池贷款企业20家,实际贷款6亿多元。组织召开系列科技贷款融资对接活动,为近200家企业获银行授信60亿元,贷款15.75亿元。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工作,新增29家企业投保,在保金额36.36 亿元。引导科技企业通过上市和股权交易融资,64家企业申报新三板,新增久邦数码、云游控股、康臣药业3家科技型上市企业,300多家科技型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创新人才集聚成效显著。新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在穗工作院士数量达到40名。继续实施珠江新星计划,累计培养300名青年科技带头人。发挥“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集聚作用,服务各类高端人才近250名,转化先进技术成果约80项,培育扶持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约10家。

  科技服务能力增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8687份,合同总成交额222.84亿元,同比增长12.5%。技术交易额213.82亿元,同比增长39.9%。认定第二批市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机构)33家,全市累计58家科技服务机构被评定为省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机构),占全省的53.7%。

  创新氛围有效提升。召开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奖励78项科技成果。以“创新科技,智慧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20**年广州科技活动周、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博览会及论坛,开展了105项科技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支持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举办6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开展科普基地校园行系列活动,组织出版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二辑。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信息产业周。协助举办“第二届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成功举办2013中国智慧城市创意大赛,推动成立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指导“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暨创新嘉年华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提升广州移动互联网发展氛围。举办第三届广州国际创新博览会,展出项目超过1600项,参展企业300家,实物模型近500件,吸引10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到会。

  科技惠民落到实处。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理、pm2.5、食品安全、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种培育等技术难题攻关和推广应用,安排民生科技重大专项48项、经费3900万元。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地震小区划研究项目进展顺利,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被评为20**年度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启动新一轮“双到”帮扶工作,制订梅州市曲滩村、从化市五丰村帮扶计划。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药材、养殖特色产业帮助参与种植西藏林芝的农牧民人均增收近4000元,建成西藏唯一一家地级血液透析中心;成功引入22个特色农作物新品种进入疏附县试验场。与贵州黔南州签订《广州市—黔南州对口帮扶科技交流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