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坚持“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价值”方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重细节,抓落实,促规范。开展了感恩系列教育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载体,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德育实践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以学生管理自主化为目标,遵循知与行、实与活、自律和他律、学校社会家庭紧密结合的原则,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创建和谐校园,构建了一个既有我校特色又有一定推广价值的中学生行为教育模式。
一、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
高中生处在生理日趋成熟,心理相对幼稚,人格个性和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定型的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根据这一特点,我校首先确立了狠抓常规教育这一基础目标,通过反复的规范训练和行为实践,使学生自觉用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引导,重点培养良好的规范意识。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必须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他们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要求。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有我校特点,制定了《学生十大常规》,对学生在学校、家里、社会上的言行、仪表等做了明确的规范并加以落实。在各年级学生中开展规范达标活动,高一年级以“学规范、守规范”为主题,高二年级开展“温习规范,找差距”活动,高三年级以养习惯,做示范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评,班组互评,班主任总评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牢固树立起良好的观念。
2、对照落实,重点矫正学生不合规范的行为。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是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因此我们始终把改正缺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边学规范边自查互查缺点,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树一个目标,改一个缺点活动为载体,成立互助小组,公布张贴要改正的缺点,半学期考核一次,并与期末思想品德和先进评比紧密挂钩。通过一个个缺点的改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校园的总体文明不断得到提高。
3、落实监督,加强课余时间管理。习惯是一种经历较长时间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状态或趋势。和成年人相比,中学生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情感型倾向,缺乏坚强的意志。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加强了课余时间对学生的管理,监督组织成员以学生为主,分成学校和班级两个级别,校内设立值周班文明监督岗对学校分区划片管理,班内设立课余时间管理小组,加强班级自律,保证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更加规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