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总结(通用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培训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本学期的校本培训中,我聆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个人讲座,观摩了多节优质课例,并参加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培训、实践、反思、总结,我觉得我不仅在知识上有所积累,我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最为重要的是我必以前更热爱思考教学中的种种。校本培训的过程,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把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搜集各种教育信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同时,我还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次,反思教学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复。因此,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反思的实效性。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要时时反思。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我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上完课后,我都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我坚信只要我坚持这么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改善自身,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我!
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通常某一类专门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一、培养学习型教师,是职业角色的要求
一名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研究意识,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即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看不到教育现象的蓬勃生命力,感觉不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那么,教师就会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消极应付,如果说过去所谓的好教师需要学习,探究创造的话,那么新课程条件下的好教师一定是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
二、创办学习型学校是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成长是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应当在教师售价可形成学习和研讨共同体。这是学习型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学校当做研究中心,教室当做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者,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培训机制。
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育
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是:一、课改关键在教师;二、改革最终在课堂上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培训机制。校本研训是寓培于研,研训一体校本教研和培训密不可分。
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