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期末总结
时间如流水,这话一点都不假。转瞬间,大一的上学期已经过去。我们不再是刚刚步入大学的懵懵懂懂的、对大学充满美好幻想和希望的、自以为再也没有约束的高中毕业生。这不同寻常而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学期已经走过,它留给我什么了呢?我想,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从别处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
九月,刚刚走入武科大的我们就像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对未来一无所知。迎接我们的是军训。军训时光看似枯燥无味而且很累,但从某种精神层面来说,军训应该是大学生活中最轻松的一段时光。我们不必为要学的知识没有学会而担忧,也不会出现下课后或者放假时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种情况。军训时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十一长假。十一过后,我们便真正地步入大学学习生活。
我们曾在心中不止一次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要加入某某社团之类。然而,当我们真正步入这一生活的时候,随着再没有人约束的轻松一同到来的,还有我们的懒散。于是,日复一日,我们那曾经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都随着自己的松散而化为泡影。大学的课堂不比高中,只要人到了,没有老师会管你听不听课。课堂上可以睡觉、可以玩手机。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个故事。高数课,老师讲的实在无聊,有个同学“专心致志”地玩手机。边上的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了。只见该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机收入桌下,说道“老师来了?”然后才反应过来,这是大学课堂,没有老师管玩手机了。虽然有些讽刺,不过这也确实反映了我们的现状。这种“及格就是万岁”的心理貌似真的深深地印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心里了。
最忙碌的就是期末考试前两周,大家都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如众所周知“所谓大学,就是十八周的幼儿园加上两周的高三”。其实,这种生活是很痛苦的。虽然绝大多数同学都过了,可是当我们真正在想这一学期都学到了什么的时候,才发现脑袋中“空空如也”,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都在考试结束之后毫无保留地还给老师了。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一也走过了,我对未来依然充满幻想、满怀憧憬......
时光的流逝是不给我们喘息的机会的,我们在无助的欢乐之中就看着它走掉了。
有的学长认为这本身的校园并不值得他付出一点点的珍惜,他所希望留在记忆中的就只有那些共同哭过笑过的兄弟,那些带给他无数激情的音乐。
音乐,那是承载了多少情感和记忆的东西。
我看见那些即将要离开校园的师兄、师姐们坐在楼下,听着那代表着他们青春的Rock&Punk,看着路过的我们。我坚信他们眼中那复杂的眼光所代表的就是一种看到自我青春后的激荡。我甚至不能忘却他们酒醉后那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以及路过人们的漠然和鄙夷。我知道,是时间将我们变成了这样。有多少人不会去痛恨这个让我们用冷漠和麻木埋葬了青春的地方。
我惶然的想到,就这样,我就这样的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吗——平庸而麻木?
我不喜欢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会让人感到寒冷、窒息和绝望。
大一。我的大一生活,它就这样,以一种我全然不喜欢的姿态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所快乐的时候,大概就是看到别人用自己的火热青春去点亮夜空时我所能感受到温暖和欣喜的时候吧。
缓缓涨落的河水就这样在我生命中划过、划过。我的青春被无声的割得支离破碎。
我的大一生活就是这样一步步,一段段走来,风雨再大,前行的脚步也不会就此停止。感谢路上的行人,指点迷津,通往梦想的天梯才不至于那么渺茫。
我的大一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古都的阳光换过一朝又一朝。追逐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一船的星辉斑斓,为了魂牵梦萦、几度黯淡的梦想,我甘愿做一只带着希望爬行雨中的绿蚂蚁。
从创作班到文学社
说到创作班,不能不说我很幸运。当初,能够被顺利录取,全靠我的那篇《大山的女儿》。是她带我走进西大现代的文学世界。名家独特的视角,学子个性的发挥。这里,似乎不仅仅在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师生用心的交流;这里,文学不在深不可测,她是师生们口中的话题,听起来更亲近,如同我们的生活,色彩灼人;如同我们的年华美丽激昂。和李志慧老师一起感受中国诗文化的博大,跟孙见喜老师聊散文世界的秘密,与张艳茜老师并肩体验各国小说的`异同,同陈长吟老师一起感受采风的趣事……那段日子,我忙碌并快乐着。
20xx年4月,第二届创作班结业了。我和我的班友一起被安排在校文学社——“紫香槐文学社”参加实践工作。幽默的社长称,我们是社团的宝贝。事实证明,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着将学到的东西变成一篇篇优秀的文章;努力向学长学习更多关于工作的技能,添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彼此更好的协作与交流。责任感强的社长,多才多艺的董雯,文字细腻的强紫芳,才貌双全的王欣,诗气逼人的文愈升……我们一同出报刊,一同参加大型高校文学行活动,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段日子后,我知道了,从课堂到生活,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其实很难,而这里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我清楚自己走在理想的路上。
艺术节上的片段
故事发生在07年五月的西大现代。艺术节火热的气息感染着每个人。在好友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演讲比赛。这一天,是决赛的日子。一切都是那么忙乱。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没有现成的配音带……原本不自信的我,更加心慌。去赛场的路上,一直忐忑不安:“我行吗?鼻音那么重”此时,已是搭在弦上的箭,不得不发。综合楼前,我碰到了朱德海老师与吴茁世老师。
“看你打扮得这么漂亮,一定有节目?”
“是”
“你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暖风吹过万里春》”
“嗯,一听就知道是陕北同学……”朱老师笑着对吴老师说
“chun,跟着我发音”
“chong "
“不是chong,是chun,靠前发,这样chun”
“对,加油!”
“再来,chun”
一路上,朱老师不断给我纠正错误的发音。一切都是那么随和自然,像一阵暖风吹过。
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完美。我也没有取得第一名,可我的表现却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也没有让朱老师失望,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这里,我想对朱老师说,谢谢!是您让我在众多优秀的参赛者面前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自信与精彩。在别人看来,这只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但对于我而言,却让我不断地挑战自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我从来不清楚,我喜爱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一直生活在一种所谓的理所当然之中。我觉得什么时候,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可是,我离开了这个生活了18年的地方,去了一个并不遥远的地方之后,我就猛然惊醒了——一切都变了。
如果说让我用什么来形容这一年的生活的话,我想大概就是苍白无力吧。每天重复着盲目而快乐的生活,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快乐或者忧伤,只是在向前行走着。
当环境改变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谓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存在距离、地域空间的阻隔的这句话根本就是*蛋。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生活在我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和我不同,因为大家都抱着全然不同的目的来到了这里。每个人都因为过于习惯了以往的生活,而使沟通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和无助。
其实在原本的生活环境之中,大家也是各走各的路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想要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东西。
或许所有的走过这段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可是,真的大家就都这样麻木的过来了吗?又或许,我是又一次的幼稚了,也并没有什么。其实终有一天我也会变的和大家一样了——所关注的除了那耀眼的成绩,就只剩下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