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心得模板参考

时间:2021-08-31

  篇一:语文教师有效备课心得感言

  语文备课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备课的话题就常谈常新,不断引发新的问题的思考,甚至备课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也随之有所变化。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个性化备课经验》一书,我找到了备课中的几条宝贵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原来备课所走入的误区,下面就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

  名师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于漪的深情、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老师的激情等等。提及到名师的备课经验,我觉得他们身上最可贵的是他们的备课精神,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严谨精密的构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每堂课都那么操纵自如,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仔细读书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基础。

  (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一定要写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教案一定要写,只是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重要的

  参考资料也写下来。不管是什么形式,底线必须是有效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二)隐性备课最重要----备课与心

  于老师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而练好扎实的“内功”,就是做好隐性备课,那如何做好隐性备课呢?

  第一步:钻研教材,要在深入解读文本上下功夫。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语文备课的根本。一篇文章拿到手,我们先做什么?首先要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我们要把把备课过程作为自己学习的过程,自我提高的过程。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也只有细细思考,才有可能构建有特色的课堂。

  第二步:朗读课文。通常教师备课大都是浏览、默读教材,很少开口诵读。于老师也指出:“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选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经典之作,内蕴较为丰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自然无法领略其丰美、深邃的情感意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多读。教师备课时,于老师特别强调要“开口备课”——也就是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力求把课文读“活”,因为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备课

  备课不仅是上课前的事情,在上课的同时,其实教师依然需要备课,只不过这时的备课变成了一种有机的调整,变成了灵动的生成而已。学生在生成,教师随着学生的生成也在生成,课堂中我们应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学生们会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引领下,在学习研讨的气氛中,碰撞灵感,生成自己新的智慧。另外,要让备课本成为“教育日记”。于老师特别强调要写教后反思。他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老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长远的备课,就是这样,从这次教学中总结经验,为下次再上课做好准备。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