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关键纽带,当我们作为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是个准社会的人,有一只脚已跨入社会,董银玲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校是育种的温室,让我们学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优苗:社会是炼苗的战场,让我们学会生存,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们上大学了,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该学会自己承担责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是锻炼我们的最好方式。一方面,可以把课堂上学的理论只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社会是锻炼一个人的战场,走向社会意味着什么都必须自己做主,必须的学会坚强和自立。
原本打算在家呆两个月,可是,这样不但学不到东西,而且自己会变得越来越懒。所以为了自己早点步入社会,我必须提前锻炼自己。于是,我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每天早上我都是6点30起床,在8点30之前到达办公室。到达办公室后我会打扫卫生,把宋总的办公室和杨总的办公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打扫玩后我再打扫我的办公室,之后是拖地,最后是整理宋总和杨总的办公室。一般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师兄师姐都不愿意打扫卫生,我极力反对这种态度,只有你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好了,才能做大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的工作做完后,我一般就会看看今天的活动策划和方案,因为我明白如果每天就是玩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把你的一生玩进去的。我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提炼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大部分他们还一直处于“象牙塔”的梦幻中,没有走出来,不敢直视现实生活的残酷,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我认为这样是不妥的,生活的本身充满了艰辛,我们如果选择逃避,那我们永远不会成长。如果我们选择挑战,我们总是失败,我们也不会气馁的,因为我们学会了坚强。只有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就会勇往直前,不惧艰险。
在以后我会一如既往,好好学习,做生活中的强者。
暑期社会实践刚开始的那几天,我跟的小分队还没有开始行动。傍晚在宿舍里玩电脑,因为怕热将阳台门紧闭。一时间耳边只有电扇“呜呜”地转动声。忽然想到阳台拿东西,双手推开门。那刹那,耳边灌进连绵的蝉鸣声,一片夏日雨后清新的绿色和青草的芳香混合着扑向我。真不知道怎样描述那时的惊喜,只觉得从单调的电脑屏幕和电扇声中解脱出来的我,眼前哗啦啦扯开了一个大口子,以蝉声和葱茏绿意为代表的夏天,这个注定与以往不同的夏天跑进来,毫无保留地向我展现它的活力与美好。现在回想,这应该作为我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头,它带我走向了这个新鲜的、充实的、辛辣的、充满惊喜的暑期社会实践。
留下之前我没法想象我会在这样窘迫的境况里安然自得:学校吃饭的地方变得很少,卫生间热水供应停止,一个人住一个宿舍,很多上学期间学校提供的方便之处都没有了,但是我却一一适应了。跟队报道也不像想象中的准备充分,第一次跟队,前夜快零点了才知道有活动。没空抱怨,只是赶紧要了策划、了解活动内容,第二天一大早就到西门与小分队的人会合。有些活动很远,需要很早去等车,有一次早上6点50要求到校门口集合,我一觉醒来已经6点40分了,赶紧穿衣洗漱,虽然没能和小分队成员一起出发,但还是在活动举办前到达了。这些突发情况猛地遇见很是辛辣苦涩,解决后才发现它像苦瓜一样苦后留清香。
跟队报道是暑期社会实践的主线。烈日当头,习惯了和小分队成员一起奔向乡村、社区、超市、公园等各种场所,帮着他们准备活动,采访他们;习惯了活动结束后抓紧赶回来写稿。跟队时惊喜很多。之前并不觉得那次在超市的环保宣教活动能有不错的反响。可是那次却遇见对环保很感兴趣的老奶奶老爷爷,看到碰到环保问答爱不释手的阿姨,不要奖品,将板子上的问题答了个遍。回来写稿时感受又有不同,希望每次的稿子都能有所突破,希望写通讯稿这件事能够成为一件有惊喜、有进步的事。缺憾是会有,但是缺憾不失为下次进步的动力。所以我一直觉得每次写稿都能带着期盼和缺憾是一件好事。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
最大的惊喜或许就来自于这些一起留校的小石子了。我们日日相见,一起工作,一起玩乐,慢慢了解对方,除去那层习惯的工作的样子,见识到了大家不同的样子。你会发现,那些工作时正儿八经的石子们玩起来是多么疯。开选题会那天去吃饭,我们这帮白天奔赴各处跟队,傍晚绞尽脑汁想选题的石子,看到饭桌都变成了饿狼,每道菜从上台到解决都是片刻的事,老板娘看到我们的吃相笑得合不拢嘴。中途一道菜上台的时候突然没电了,大家可没闲着,一手拿手机照明一手夹菜。不过一分钟,灯亮起来,竟发现大家都还保持着黑暗时的“凶狠”模样,而筷子所伸向的盘子只留汁水,那时唯有相互大笑方能解救尴尬了。
15号跟了公共卫生学院小分队的最后一个活动,跟完后悄悄和负责人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可能是自己的感性,当时觉得这样悄悄离开有一丝丝的悲伤。那种感觉,和在会上说的一样,就像是一个孩子,特别还是一个挺懂事机灵的孩子让你带个几天又给领回去的感觉,有不舍,有遗憾。不舍在无法再在他们的活动上感知惊喜,遗憾于没能和小分队的每个人都聊一聊,没能将他们的名字和人对上号。
事物总有结束,不仅是这个小分队,也针对整个社会实践。你和它遇见在一个还算好的时刻,当分离成为定数的时候,只要你携着满满的收获,那么分离也不是坏事,只是为了准备下一次更好的遇见。期待自己在这期间的积淀,期待与它下一次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