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师学习心得体会集合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学习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我很荣幸和王新华主任、苏月华、沈红涛老师一块去商丘师院聆听了王凤英老师的讲座,听了之后真感觉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深深的理解了新时期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学长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做到为人师表。
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为学”,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
在四个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的教学不能以老师的利益为目标,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教师要细心的辅导,学生有了错误教师要耐心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加以鼓励。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事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育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以前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听了王老师的报告,现在我明白了,仅仅一桶水是不够的,要一潭活水,才能适应现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观念新,教师还是那一桶死水是绝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
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执着的爱岗敬业,我们要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做一个有成就感的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用爱心育人,师德育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坚定信心,努力学习,我们一定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不辱使命,赋予教师这个职业使命。
年初,在举办的“两名工程培养人”封闭培训活动中,区长做(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市教科院长(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和(教师心理健康及促进)的讲座。通过学习让我从新的视角接触了目前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下面就学习区长(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如何完善作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恰当运用“理性”与“非理性”原理的问题谈谈体会。
区长在报告中讲到,作为教育者
(一) 既要实施连续性教育,又要善用非连续性教育
连续性教育:根据学生连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利用系统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以系统连贯的影响,使之逐步地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非连续性教育:不追求教育设计的连续性,对学生施予的是一种非系统、非连续的影响,其结果是促使学生发生非连续性发展。 如唤醒、训斥、呼吁、劝告、碰撞、危机、冒险与挫折等
(二) 既要懂得教育科学,又要掌握教育艺术
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性,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过程。
教育艺术:是培养人的艺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育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遵循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之教育艺术的特点
(三) 既要有良好的理性素养,又要有良好的非理性能力
理性素养: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逻辑认识能力与逻辑实践能力
非理性能力:情感能力、教育直觉能力、意志力、想象力
(四) 既要掌握教育的科技手段,又要掌握教育的艺术手段
教育的科技手段是指作为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中运用的物质手段。
教育的艺术手段是指作为艺术形式在教育中运用的精神手段,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
(五) 既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又要具有良好的非语言修养
语言主要是指言语,即口头语言。.非语言亦可称为非言语行为,即非语言符号,包括体态语言、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时间控制等。
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专业敏感,如对历史方面的信息有较敏锐的观察,反应和理解,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巧加点播,以增加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灵感,升华学生精神。
为此,我觉得自己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完善自身素质”。
1、注意培养自己具备浓厚、广博的专业兴趣。
两位同行很值得我学习:一是赵湜:偶一次听他课,讲“宋代社会生活”,一学生问对宋代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外国人是怎样说的?答曰:介绍你们两本外国人写的书库恩(宋代文化史),墨菲(亚洲史)。随后写英文。另一是四夕老十:书画、紫砂十分痴爱,身后粉丝一帮。所以,工作之间、之余修读文学、哲学,自觉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与成果,涉猎多方面的文艺活动:书法、篆刻、茶艺、琴律等等,乐于,敢于与学生、同行探讨,深记“历史地趣味就在于讨论之中”。
2、确立当代教学意识。
即当代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悟性和思辨力,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提供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历史现象的新范式。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尊重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3、学生上历史课,应获得哪些东西呢?
固然应包括知识、思想、能力三大目标,但却不止这些。学历史首先是要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其次是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再次才是从中受到阅读、理解、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的锻炼。历史都是过去了的东西,我们学它的真正目的,是从中受到教益,主要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大至国家兴衰,小到个人作为,都可以从中受到借鉴与启迪。因此,重新摆正历史教学中知识、思想、能力三者的地位: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思想(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第三是能力。学生还可从历史课上获得别的学科知识中所没有的乐趣,这正是历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