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五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教学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开展音乐学科的各项工作:继续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欣赏、歌唱、舞蹈、乐器等,提高我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普及工作:
1、重视每堂音乐课;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关注每位学生,利用音乐课让学生在个性艺术特长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能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在校内外的各类音乐活动中得到最佳的展示。
2、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每周一次二课堂艺术活动,每周进行合唱训练,以此提高全校学生的歌唱水平,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组织好各音乐兴趣小组的时间、内容、人员,引导学生自愿选择,自主参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级艺术团队建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4、营造艺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开展比赛活动,要求做到全体学生积极投入,重在参与,同时还创造条件让一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 教学目标
1、保质、保量的进行每周一次的二课堂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加强学生对歌唱技巧的体验与感受,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校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二年级新队员,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童趣,来丰富歌唱的创作与表现。而基本功的训练也要从低年级开始。
合唱队以四到六年级为主,每周进行一次训练基础,从音准着手,再让他们养成正确的发声方法,进一步提高歌曲表现力,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相互合作、协调能力,争取合唱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本学期在原有乐器基础上,西胡乔又新增了葫芦丝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积极投入各类比赛:积极组织好筹备、排练工作,每项比赛落实到有关的老师和学生,争取赛出好成绩。
四、教学进度安排
十月份:一、二单元教材课程及二课堂活动的组建、合唱队的组建。
十一月份:三、四单元教材课程及合唱队的培训学习。
十二月份:1.五、六单元教材课程及合唱队的培训学习。2. 合唱成果展示——参加中心校迎新年合唱比赛。
一月份:教学成绩测试,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材简析
本册音乐教材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包括六个单元(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和一些附件资料组成。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如: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就包括《咿唷嘞啦》和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寻找朋友》等非洲民族民间音乐。
而且每个单元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其中在第三单元还加入了演奏这一内容;第六单元有音乐创作。附件内容有:“音乐是的我们的好朋友”小小测试;音乐小网站(五线谱、音符、休止符、拍子、拍号、指挥图式、民族管弦乐队等知识);我们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音乐瞬间(舞台演出图片展)。
这一册内容与上册的结构轮廓大致一样也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如:要学唱的歌曲,就在此歌曲前画一个“麦克风”,欣赏曲大都有图片展示或将旋律线画出等等。
2、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注重多元化结合;将电视、电影、民族等到音乐送到课堂上,让人耳目一新。如:有非洲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的民歌、经典的舞曲等。
3、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重视参与实践。在每一单元的实践与创作中,各内容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大多是开放题,注重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的难度也会很大,和上学期一样课时的安排是目前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教具准备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因此,对初一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我国江南地区、非洲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感兴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能够选择用欢快、热烈、轻快活泼、优美抒情、赞美等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能够用自然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初步了解变奏曲式、手法,认识变音记号等相关的音乐知识。
5、体验感受马林巴、非洲鼓等非洲民间乐器的.音色,以及我国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四、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