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师教学总结锦集六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教学总结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梦想在路上,我们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
梦想在路上,我们是幸福邮件的快递员;
梦想在路上,我们是愿望工程的搭建师;
梦想在路上,我们是未来乐曲的演奏家。
梦想在路上,我们体验收获的喜悦,我们互相搀扶,快乐前行!
我们面对梦想,爱的认真,爱得深沉……
——题记
一周前收到通知说今天要培训,期待了七天,终于又和其他99名老师相聚在一起,一起听我的新晋男神——吴春来主任的专题讲座,一起交流与探索作文教学之路。
吴主任说,在面对情景中的细节描写时,学生知道要写,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时候就需要给细节找一个家。好的作文是真实而又打动人的。听到这里我不经心头一热,是呀,这不正是我所想的吗?过去我总是问自己,为什么我学生的作文就是大段的空话和套话呢?于是我总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学生的能力,今天我才发现,是因为我没找到方法。吴主任的“五五”法则,一则要求老师走下水示范路,二则要求学生走读写结合路,三则要求师生说写并举路,四则要求教师走周记教学路,五则要求教师走回归尝试路。则则实用,字字珠玑。
十月的祁阳县城寒风瑟瑟,我却因内心收获满满而挺直着腰杆在走路——前方是一群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前辈们,我要向他们看齐,在这育人的知识海洋里捡拾贝壳,妆点我的教育之路,因为,我也想做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我也想让我的学生能因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