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精品】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模板四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推行至今,相信它已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实践者的脑海中,它不仅传承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标理念,更多的强调了学生潜力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养成。它把学生推到了课堂的最前沿,对教师导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为“导”,怎样“导”?何为“学”,怎样“学”?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思想在和模式碰撞着,在与模式的对话中感受着课堂的悄然变化,更在学生的交流中欣喜得感悟着其中的真谛。

  本学期,应教学工作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尝试探讨了数学课中相关的概念课和计算课在模式运用中的一些做法,郝**老师的《质数合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教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作为研讨课,我们重在研究“如何灵活运用模式”让数学课丰厚而有内涵,重在积累“如何在先学之后实现有效的后教引导”,重在发现“如何使兵教兵让课堂更为生动”。下面我将结合课例,谈谈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模式运用:“灵活与高效”兼顾。

  在每位研究者的心里,总是想让本来刻板的模式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层面比较简单,能力的养成应是重点,因此,在出示目标后我加入了“大胆猜想”环节,想让学生由已有知识迁移,并在之后采用不同方法验证,但这种体现探究的环节,虽然想法是好的,但在模式课中就显得有些太过设计的痕迹,效果也不是很突出。又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简单情境的引入,从教材实例“生活垃圾的分类”入手,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信息,并提出用加法或是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找到算式的共同点,引入课题。这里的情境不仅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由情境得出的算式则串联着之后的各环节,其中的两个由于教材中提到,因此作为自学指导让学生思考尝试。其余的几个则作为自学之后的'检测,作为实例提炼概括。

  由此我想到了,无论是概念还是计算课,有利于促进激发学生能力的环节都是可以在模式课中体现的,但一定要简练,自然切入,与其他环节融为一体,体现价值,并且讲求实效。

  二、自学导航:“完美与实用”并存。

  课本不仅给学生呈现了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探索过程。而自学指导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先画再比——观察发现分数相等——再举例相等的分数——得出性质”就是对学生探索方法的引领,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因此,我顺势制定了相应的四个自学提示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写一写、说一说”中自己验证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路是好的,是完整的,体现了探究的全过程,但就是因为教师想的太完美,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想问题的,所以当学生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时,显得有点顾不过来,有些流于形式,这是没有想到的。应将问题再小一些,分两次自学,一步一步的去让学生发现要更好一些。

  再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自学有关算理的部分,在指导中是通过填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往往只是将此做为填空题看待,对于算理并没有过多的思考挖掘,使得看似完美的一整套思路,实则为算式和算理两张皮,因此,改为“看图思考”让学生图文结合,重在引发思考。

  三、后教互动:“交流与提升”并举。

  计算课和概念课的关键都是对算理的把握和概念的建构挖掘,那就需要通过检测发现问题,然后“兵教兵”生生交流互动。在以前的教学中,对这一环节的研究是比较浅薄的,而组织形式是关键,也就是如何让学生主载课堂。这里不仅需要教师不断的激发学生参与到“辩论”中来,而且能抓住关键引导点拔形成一定的认识。

  提升概括、提炼形成思想方法是后教的关键。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转化”、“为何转化”“注意什么”是本课在后教环节要让学生弄清的三方面。在学生尝试计算完检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引出“怎样转化”的问题;通过设问“不转化行不行,能否将分母直接相加减?”让学生关注计算过程中实质,并带着学生将视野拓展到整数、小数和单位换算,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解决了“为何转化”的问题;在计算检测的同时,及时归纳,边练边提炼,得到了“看、通、算、约”四个计算中应关注的地方,解决了“注意什么”的问题。

  互动是“后教”的前提,提升是“后教”的关键,我们要善于创设分析、判断、演绎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的观察思考,不断地建构起完善的体系,不断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运用模式时,我们应更多的关注细节、关注学生、交流互动、内化提升。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2

  XX至XX上期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觉充实而忙碌,我也在和学生一起成长。在此,谨遵领导之命,我不想写太多的套话、空话。我只想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的总结将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一、教学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

  我们的语文教材从去年七年级开始使用“语文教育出版社”的版本,毕业XX年来,一直都是用人教版的教材。开学初,拿到课本我就先让学生和我一起整体把握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和以往一样,本册教材共有以下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其中阅读文章30篇,共有七个单元,现代文单元5个,古文单元2个。现代文单元是按所选文章体裁分类编排的,分别是:游记散文、新闻、议论文、说明文、小说。

  每学习一篇文章,我都一定认真阅读课文3遍以上,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翻阅我所有的备课资料,像蜜蜂采蜜一样,集各家所长,然后把它融合为自己的东西。

  2、让课堂充满灵动,闪烁激情。

  文课堂应是激情飞扬的地方,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效率才会尽可能高,我想,这也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

  我会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学生陶醉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我会让学生把《范进中举》之类的小学改编成课本剧;我会让学生用诸如“快速抢答”、“答记者问”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当一回“小老师” ……

  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很多问题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很有创意的问题,虽然有的问题我们师生可能无法解决,可是有谁会说这样的过程对他们来说不是印象最深、最有创意的呢?

  总之,我会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本期,我班先后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书法比赛,朗读比赛,“庆祖国诞辰周年”主题征文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每次比赛的优胜者都有奖品或奖状。

  比赛让学生成长,在一次次比赛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并在成功中得到了心灵的满足。

  4、 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助力、添翼。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我没有经验,可我有一腔热情,我喜欢学习,我觉得我也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早在一年半以前我班就有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雏形,比如,每天一直坚持的班级文化誓词的宣读,着实振奋人心。本期,在学校大力提倡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潮下,我班更是不甘落后,全班同学共同商议,命班名,选班歌,让班名鼓舞人心,让班歌振奋士气。后来,在学校举行的“庆元旦,唱班歌”比赛中,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同学的信心。

  2、注重养成教育。

“两早”(即“看谁最早进班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看谁最先学会并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一专”(即“看谁上课最专心听讲”)、“一比”(比一比谁为班级做的贡献大)活动的建议,并在日常的学习中督促、鼓励学生努力做到。

  本期,我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欣赏了邹越老师的演讲《让生命充满爱》,并在学校的组织下,与学生一起现场聆听了杨光灵老师的感恩教育报告。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泪水与感动中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它的教育效果将是温馨而持久的。

  3、利用校讯通进行家校沟通。

  今年我校开通了校讯通业务,这样,我也像又有了一双翅膀。每个周我都会上网给家长发信息、发公告。这样我可以即时把学生的信息给家长传递。“为家校沟通架桥,为教育信息化助力”,确实如此。

  三、业务学习。

  我知道自己第一学历只是“中师”,所以平时努力学习一点业务知识,让自己在这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1、阅读一些专业及文学类的书籍。记得有人说过:“阅读的厚度决定思想的深度”。我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班主任之友》、《读者》之类的杂志,学校订的《教育时报》,我也很爱看,虽然很难坚持全部读完,但那些零散的内容也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一点点思想上的进步也让我欣喜若狂。

  从书上、网上,我知道了于漪、李镇西、胡明道、李卫东、高万祥、常作印、武凤霞……

  2、经营博客、注重写作。

  记得朱永新极力推销的那个保险:一个教师每天写一篇千字小文,坚持XX年,如果不能成功,他愿赔偿一切损失。

  两年前,我开通了属于自己的博客,我会把自己的反思写进博客,我也会写下自己的教育叙事,两年来,我苦心经营着,虽然很惨淡,有时很长时间也不更新,但我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我深深地感到:经营博客的日子真好!

  作为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也有很多困惑、无奈的事,比如后进生的管理,比如如何全面落实防辍……很多事我都无能为力。

  “我想成长,我要成长,我必须成长”,我们教师没有别的路,只有不断地成长。

  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每天多做一点点,能够多一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让自己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