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美术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3、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一)、全册共20课,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文学)学科的综合。
(二)、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教学措施:
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中是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一、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教学,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循序渐进的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义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
(一):基础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了解了解基础的绘画技能技巧。
(3):绘画的构图和色彩知识。
(二):基本技能目标:
(1):掌握绘画技能技巧。
(2):掌握绘画的色彩知识和技能,合理的组织画面。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兴趣,体验美的创造美的乐趣。
二、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素质教育的阶段,学生对美术正逐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教强的创新力,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年级学生有三个班,学生的情况不一,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分析:
(一):优等生:
优等生数量约占全班总人数的20%,这些同学学习态度端正,美术学习的兴趣浓厚,接受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美术素质,在完成作业及集体作品中展现突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美术其他门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
(二):中等生:
中等生数量约占全班人数的70%,这些同学对美术课学习兴趣浓厚,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还存在不少可塑之材,今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这些学生还应加强直观演示教学,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差等生:
差等生约占全班总人数的10%,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这部分同学素质较为低下,老师不能歧视他们,要从日常的美术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加强直观演示教学,增强学好美术的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力争达到中等生水平。
三、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为小学美术课本第七册。
内容包括:欣赏、彩画、手工制作、粘贴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面宽,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欣赏课:
主要是要学生欣赏范画。主要学习欣赏新鲜的、有趣的画面,并以见闻为内容画记忆画,再者了解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手工制作课:
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瓜子壳、铅笔花粘贴漂亮的装饰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工技能技巧。
(三)、绘画课:
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画画。目的是训练绘画想象力、创新力。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四)、水墨画:
主要是让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水墨知识进行制作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结构上,以美术的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再循序渐进的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意象性的教学要求,兼顾了学生的发展。
B、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特点,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教师应树立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辅导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坚持实施愉快的教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好优生优培工作,并且发挥优生的传、帮、带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得力助手。
5、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掌握好技能技巧,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鼓励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进行创造美。
C、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
(1)、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2)、泥塑的制作。
(3)、美术作品的欣赏。
D、教改专题: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力。
3、集体备课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色彩的冷与暖
11
星座的联想
2
线条的动与静
12
窗外的景色
3
美术的节奏
13
我心中的未来
4
变一变
14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5
色彩的对比
15
梦幻之国
6
快乐的回忆
16
纸带穿编
7
登山游戏
17
电脑美术
8
校徽设计
18
会走的玩具
9
精美的邮票
19
我们的生日聚会
10
做年历
20
漫画与动物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