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范文
《林徽因传》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林徽因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初知道林徽因,源自诗人徐志摩。高中时期,语文课本第一篇,便是《再别康桥》。也不知当年那位语文老师是不是特别喜爱它,一首诗连带作者,足足讲了一个星期。自然,也讲到了徐与林的情感纠葛。那时的我满怀青春热血,对于善恶是非有着最直白的喜怒之情。也因此,对林徽因并不那么认可。
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后几年,不知为何,她被贯之一些不太善意的称谓,倒也令我心生疑惑。一次偶然的闲聊中,我问一位长辈,如何看待林徽因,她回答:“其它方面我不好作出评价,但她做出的选择还是不错的。”彼时我已身入社会的大染缸,心性也有了成熟和些许转变。再细读此传记,又有了新的领悟。
林徽因虽然于年幼之时就随父游历各国,但思想仍是传统的,正如她所说:“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前几年不管对得起他不,倒容易——现在结果,也许我谁都没有对得起,您看多冤!”
一个人一生中所做出的种种选择,离不开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日渐稳固的价值观。相对于已婚的徐志摩狂热的爱恋,她仍选择了梁林两家一手撮合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再到后来梁与金之间的选择,虽然事后流传出许多版本,但我仍然相信,不论是出于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还是梁思成先生一贯的秉性和作风,林最后仍会选择继续这段婚姻。相较于林的浪漫和敏感,梁思成的严谨、宽容与幽默,实则是最大的互补,加之两人对于建筑学的共同喜好,这大概是众多成年人眼里的“合适的人”吧。
聪慧的女人,可以因为美丽的外表和才情而拥有许多追求者,但也能抛开感性的因素,做出恰当的选择,同时不伤害他人,并能与其保持长久的'友谊。时间越长,经历的事越多,我越觉得这是一件难事,但她做到了。
出生于书香世家,林徽因身上所具备的诗情画意及其取得的成就,与其家庭及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祖父创办了私塾,父亲留学国外,未念书时,便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外新思想的启蒙。十二岁时,又与表姐们一同进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全英文授课,校规严格,全日制教学,她练成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培养了良好的举止和谈吐。而后,又因为父亲的喜爱,踏上了欧洲之旅。也因为这次长达一年半的游历,她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一生的理想和追求。事实上,游历过程中,因为她的父亲经常外出应酬、参会,独在异乡的她难免孤独,于是她选择阅读大量英文名著,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但同时,因为出身良好,个人认为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些许的娇气。且早年间父母感情不和及母亲的哀怨,她的性格中又不免带有敏感、细腻的因素。这体现在未与梁思成结婚时面对梁家人的反对,她的埋怨与逃避,以及最早前往山西考察时她的表现——“不安时,她所思所想全是不安;悲伤时,她的心中充溢着悲伤;当然,看到美丽的景色,发现珍贵的建筑时,她的喜悦同样强烈而富于感染力”。大概从九型人格中来看,她属于4号浪漫主义型。
然而看似柔弱的女子,也有勇敢的一面。抗日战争时,她也曾说“为这可爱的老国家带着血或者,或流着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觉得荣耀。”在儿子从诫问她如果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她会如何应对时,也回答:“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当时的情况下,以如此平淡的口吻说出这样的话,实则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只是大多被人忽视罢了。
工作之后,有那么几次,我常苦苦思索,我所热爱的,能够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事业究竟是什么。但常常是因困倦而以失败告终。而读过此书,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本以消遣为目的的一本传记,竟让我读到了建筑之美,以及那献身于一项事业的伟大和激情澎湃。
早年的游历,让林徽因产生了对建筑美学的喜爱。难能可贵的是,建筑本是一项辛苦且在当时不接受女学生的学科,但她却凭着一腔热爱坚持下来了。回国后,更是影响梁思成,并由此展开了两位建筑学者的一生。蜜月之行,仍不忘研究欧洲各国建筑,回国后,梁在东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她也在不久后到了东北任教授,东北气候寒冷,年少时得过肺病的她身体也变得虚弱。而后,又在儿子逐渐长大时,她收拾好行囊,和丈夫一同克服艰苦的环境,外出考察,期间,还能用发现美的眼睛、诗意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当然,生活中不是只有美好的事物。在见到晋商院落时,她认为“在这样的建筑空间和精神空间里,怎么会有施福乡里、惠泽后代的胸怀?怎么会产生现代的生活理念和经营理念?难怪这些当时富甲天下、不可一世的晋商们会无声无息地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自此,我才从她的视角里,第一次深切地领悟到了建筑独特的历史意义。而抗战时期在简陋的李庄农舍里,带病协助梁思成先生编写《中国建筑史》。战后,被聘任为清华大学的一级教授,主讲《中国建筑史》,参与设计国徽,呼吁保护北京城古牌楼,甚至还在无意中发现景泰蓝工艺面临失传危险时,成立美术组,传承和设计新的图案。
作者张清平先生在书的封底写道:“她对自己所珍爱的一切,具有一种献身的热情,这是林徽因最让人难以企及的地方。”一个保持着对理想的最高热情和追求的人,值得后人称赞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