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教学转变策略论文

时间:2021-08-31

生物新课程教学转变策略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成了当前教师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转变

  新课标强调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高中新课程已在我省展开,作为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体验新课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课改实验,势在必行。通过对高中新课标的学习,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有些许体会,籍此为使用新课标生物教材的教师提供一点帮助。

  1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

  1.1生物课程功能的转变:生物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强调以灌输生物知识为主要方法,以生物学科体系为中心,忽视学生现实生活,偏重知识要求,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高中生物新课程则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全人”而非“完人”。生物新课程倡导的是面向全体在校高中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教育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愿望的高中生。

  1.2生物课程结构的转变:生物新课程突出的变化是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理化生3学科中生物学科处于次科的不平等地位。同属于科学领域,高中生物新课程包括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3个模块两部分,每位学生通过每一模块的考核都将获得2学分。生物课程结构的改变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培养目标,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高中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便于适时调整生物课程结构,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实验设备等,并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为高中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

  1.3生物课程内容的转变:生物新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了基础的'夯实和创新,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与原有教学大纲比较,必修内容的主题略有减少,3个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突出了生物的核心基础,又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同时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必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必修的基础上,选修内容“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从科学、技术、社会层面展开,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有效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生物课程实施的转变:生物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只关注教师的教学,加强了课程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建立相应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为高中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1.5生物课程评价方面的转变:新课程改变了强调结果,忽视过程,以学习终结考试为评价基准的评价体系,代之以由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活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多元目标,多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原则,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2实验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生物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绘图技能等基本能力为目标。验证性实验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有其局限性。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的过程主要是指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亲自参加的探究过程,而在实验教学部分又侧重于学生的探究过程;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指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维方式,而思维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因此探究实验是让学生领悟和掌握科学过程与方法并提高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课标教材在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变:在大纲教材中,我们可以看见探究实验的影子。例如“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在课标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比重明显增加,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共有11个探究实验,占整个实验部分的35%,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增加的实验内容,例如“探究醉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也有一部分是由大纲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转变而来,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则是由“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转变来的。探究实验在数量上的变化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探究能力的理念。

  2.2探究实验层次的转变:探究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特别是实验式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6个环节。但是,在课标教材的探究活动中,每个探究活动的设计都不尽相同,或对6个环节都作了详细的指导,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或对部分环节仅作简要提示,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通过一段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层次设计探究活动,能在较好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地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另外大多数探究实验在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上也没有硬性的规定,这种开放式的实验设计,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

  2.3探究实验形式的转变:探究一般有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三种基本形式,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实验式探究和推理性探究,不同形式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实验式探究中,比较多的用到了观察、实证、模拟等探究方法和形象思维、模型、系统等思维方式,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为知识体系提供实证即实证的方法,而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中,则用到了模型的思维方式,“抽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利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推理性探究较多的用到了逻辑思维和数学的方法。例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则属于此类。多种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融合体现了能力培养多元化的趋势。总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使用好这套新课标生物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叶佩珉;《生物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刘大宇;“研究性学习”与教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31期

  [3]王崇信;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4]赵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转变;《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8):172-172

  [5]许国清;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广西教育B版》2014年第02期

  [6]马云锋;浅谈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学文摘》2013年1月总第75期

  [7]王洪钰;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2013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展

【生物新课程教学转变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1.谈新课程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论文

2.谈地理教学策略的转变论文

3.关于数学练习课的教学理念转变与教学策略的论文

4.初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优化策略论文

5.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6.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策略论文

7.生物教学中质疑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8.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