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摘要: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是20世纪末以来, 随着网络快速普及而兴起的一种现象, 指的是青少年以互联网为媒介, 通过假装成不同的身份来进行自我表征和自我探索的行为。本文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历程、定义、内容与测量工具、动机、影响因素, 以及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对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同一性实验;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综述;
网络同一性实验 (identity experiment on the the internet) 在心理学的人格和社会性领取是一个很新的术语, 对其的研究应追溯到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将毕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 该理论以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最为引人注目。根据Erikson, 自我同一性的基本意思是发现自己的正确身份或知道自己是谁[1]。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认为, 青春期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角色混乱的危机, 形成同一性。Erikson之后众多的研究者研究发现, 自我同一性的获得需要经历探索、承诺的多个重复[2-3], 而且可能要用生命全程来加以描述[4-5]。换句话说, 青春期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但同一性的确立和打破后重新获得的反复探索可能会持续一生, 而这正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正如Erikson所述,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 因此在网络时代, 青少年必然会利用网络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探索自我同一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Turkle[6]就提出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假装成不同的身份, 2000年以后Gross[7]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上网的青少年中并非少见, 而是十分普遍, 超过一半以上。2008年Valkenburg和Peter[8]首次将网络同一性实验界定为是青少年在上网时假装成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且他们提出, 网络由于其在交流上比现实中提供更少的视听觉线索以及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相对隔离, 这会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产生刺激作用。根据柴晓运等[9]的看法, 目前国外对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正在升温, 已经初步研究了其定义、影响因素、途径、动机及作用机制等方面, 而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 只能发现3篇相关的文献, 一是张玥[10]等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二是张梅[11]等人对大学生网络同一性实验实验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三是柴晓运等[9]从网络环境的视角对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综述。
综上,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是青少年基于网络表现出的假装身份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看成是和青少年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有关或属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的范畴。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概述, 旨在为对此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1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和动机
1.1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测量工具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是指青少年在像社交软件、网络游戏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媒介中具体采用了哪些行为来进行自我表征和自我探索。Valkenburg[12]将青少年的网络同一性实验的行为与青少年气质量表中的内外向以及自我表现策略进行了结合, 通过访谈与问卷施测的方法, 最终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分为8类: (1) 假装成年龄更大的人; (2) 假装成一个更有男子气概的人; (3) 假装成一个更美的人; (4) 假装成一个更轻浮的人; (5) 假装成相反性别的人; (6) 假装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熟人; (7) 假装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8) 假装成其他身份的人。而且Valkenburg认为, 这8类行为就是一个维度, 从而形成了一个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问卷。张玥等人[10]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对12位青少年的深度访谈, 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 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分成了3个维度, 即积极外在、消极内在和积极内在、共10个条目, 如:假装成更有魅力的人 (属于积极外在) ;假装成更苛刻的人 (属于消极内在) 、假装成更自信的人 (属于积极内在) 等。张玥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 较之Valkenburg的问卷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和评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行为。
1.2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和测量工具
Valkenburg等[12]研究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 并设计了3个维度、10个项目的量表来测量和评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 维度分别为社会补偿 (social compensation) 、社会助长 (social facilitation) 和自我探索 (self-exploration) , 项目包括:让自己不那么害羞 (To feel less shy) (属于社会补偿) 、让自己结交新朋友 (To make new friends) (属于社会助长) 和探索别人对自己的反应 (To explore how others react on me) (属于自我探索) 等。社会补偿的动机主要源于网络交流相较于现实交流具有的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是排除掉一些少数的新兴科技产品如网络摄像机等, 在线的交流方式通常只会带给大家更少的听觉和视觉线索, 二是网络交流通常发生在一定的网络平台或网络社区中, 这些环境往往是与自身的现实生活分隔开的。基于以上的两个特点, 网络交流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感到害羞的内向型青少年产生刺激作用, 他们可能会更加寻求网络社交以补偿其现实社交的不足。社会助长的动机是指由于网络交流与现实社会中的交流有相似之处, 即网络交流也依托一个个网络社区来进行, 从而网络上有他人在场或和他人一起活动而使网络交流行为更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当然也包括青少年, 网络交流无疑是一种与他人、外界交流的渠道, 它和现实交流一样,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人际交往需求及愿望, 并促进个人社交能力的提高。自我探索的动机较于前面两种动机更为重要, 它是指青少年为了获得对自我更全面透彻的了解, 选择在网络世界中对自我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验, 他们更在乎外界对自身的看法以及切换自己身份所带来的不同体验等。Valkenburg等[12]的研究还表明这3种网络自我同一性实验的动机在不同年龄 (年龄较小的青少年younger adolescent/年龄较大的青少年older adolescent) 、性别 (男孩/女孩) 和人格 (外向型/内向型) 的青少年身上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