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演出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论文
一、戏剧演出的特性
戏剧演出除了在艺术表达及艺术创作方面的差异外,从演出实践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着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专属特性。
(一)戏剧演出的现场性
戏剧艺术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演出的现场性。戏剧的演出、表达与交流是对空间有需求的。在这个空间里,由人在相对真实的布景下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演员的呼吸,演员也可以感受到观众的反馈,戏剧表演的舞台节奏会随着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而变化,每一场的演出都有所不同。这是戏剧演出最有魅力的特征:生动的、现场的,与观众产生互动的。
(二)戏剧演出的流动性
戏剧演出的流动性很强,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剧场,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剧场……一部好戏可以走遍世界各地,近年来,在中国多城市巡回演出的引进音乐剧《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都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了能满足多城市、多地区的观众需求,伦敦西区与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出逐渐形成两大类别:驻场演出和巡回演出。同一部作品因为演出团组的区别和演出方式的差异也分为不同的演出版本。
(三)地域经济与文化对戏剧演出的影响
在大型城市和中小型城市之间,更多的戏剧巡回演出会选择大型城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更多的戏剧巡回演出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在有戏剧历史的地区和无戏剧历史的地区,更多的戏剧巡回演出会选择有戏剧历史的地区。地区经济状况与文化传承决定了戏剧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
(四)戏剧演出的“小众文化”特性
在讨论戏剧演出运营之前,首先要关注戏剧创作的特征。戏剧是触及人类灵魂的,是能够洗涤人的心灵的,这是每一位观众走进剧场观赏戏剧时希望获得的真实感受,是每一个观众的渴望,也是每一个戏剧创作者的理想。
戏剧创作是以艺术家的表达作为第一位。每一部戏剧作品都蕴涵着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渴望把自己的人生态度通过戏剧表达出来。戏剧创作是个性化的,创作者与欣赏者本身就是社会的小众群体。
一部严肃的戏剧作品要酝酿一年、几年甚至几十年。一部戏剧的创作、排练及制作往往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之后,戏剧艺术家希望演出多多益善,而每个城市的戏剧观众数量有限,因此演出的场次势必无法达到戏剧艺术家们的期待,这就导致戏剧创作者的艺术热情在有限的观众面前逐渐冷却。
戏剧演出生产的投入与其他类型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投入不同。在中国,中小剧场的戏剧演出制作投资一般在几十万元,大型剧场的戏剧演出制作投资基本在百万元之上,制作费高达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戏剧项目近年来也频繁出现。
戏剧生产的投入除了制作投入外,还有演出投入,每场都需要固定的成本追加。演职员的劳务费、场地的租赁费、演出设备及器材的租赁费、演出舞台消耗等。戏剧创作、制作及演出的总成本包括不变成本(原始创作及制作的投入)和可变成本(每场演出的成本)。演出收入包括演出票房收入和其他收入(赞助、政府补贴等)。为了能够让演出投入与产出进入良性的循环,增加演出场次,提高演出上座率,开发戏剧观众成为每个戏剧演出运营机构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经营课题。
每个城市的戏剧观众群正随着戏剧的普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在逐步增加,但在其增加的同时,戏剧创作及制作的成本也在飞速提升,如何在短时间内赢得更多戏剧观众,如何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经济运营模式,如何将优秀的戏剧作品推广到更为广阔的舞台,这是当前每个戏剧演出制作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可见,戏剧演出是不能仅停留在一个城市里的,只有“走出去”,走向全国、全世界,才能为优秀戏剧作品赢得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二、院线剧场成为中国戏剧演出的重要平台
中国当前的剧场建设为戏剧演出走向更为广阔的演出空间提供了硬件的可能性,以“保利院线”“中演院线”“万达院线”等为代表的国有及民营演出管理公司的出现,将戏剧演出从一城一地的旧有运营模式带入“新院线时代”。中国院线剧场的建设与发展为当前中国戏剧演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运营平台。
(一)院线剧场与剧场联盟的全面建设
1.新兴院线剧场的蓬勃发展
2003年至今,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32家剧院,演出及剧院管理业务已进入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并打造了华中、华北、东北、山东、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院线平台,成为综合性发展的.集团化剧院管理企业。2010年中国对外演艺集团演出院线也正式启动,目前拥有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成员单位34家。
2.旧有剧场的全新组合
在中国,地方剧种的繁荣程度也直接关系到了演出市场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由于越剧的演出市场相对稳定,江浙沪核心地区的剧场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如杭州大剧院(杭州当地还有大型剧场:杭州剧院、红星剧院)、宁波大剧院、嘉兴大剧院、绍兴大剧院、湖州大剧院、苏州科文中心等。在江浙沪地区,由剧场组成的“东部联盟”铺设了经济有效的巡演网络,几家甚至十几家联合引进优秀剧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其中,绍兴大剧院除了剧目引进及租场经营之外,率先制作了《明星版·梁祝》,该剧在江浙沪东部联盟里演出,获得了极好的口碑,之后走出了东部长三角地区,进入了西南地区、京津地区、深广粤地区巡回演出,在销售上也创造了一个良性的运转模式。
3.新兴小剧场演出的全国一体化战略
北京的小剧场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小剧场演出的场次也是全国最多的。其中,蜂巢剧场、先锋剧场、朝阳9剧场、蓬蒿剧场等一系列剧场品牌也在观众心中日渐形成。在上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两个小剧场D6空间和戏剧沙龙一直是上海小剧场的风向标,与此同时,上海大剧院小剧场、芷江梦工厂、新光小剧场等一系列的新兴小剧场也成为小剧场戏剧的表演重点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