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论文
0引言
1887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台螺旋输送装置;此后,由于粮食、化工、冶金、码头等多种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逐渐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螺旋输送装置。该装置输送过程中能完成揉搓、压缩、搅拌、混合等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能实现变频调速和准确控制输送量,是污泥、栅渣等的专用设备,同时也是喂料或卸料专用装置。
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多个行业中应用的普及,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节能环保、效率高、功耗低等特点己成为今后螺旋输送装置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际上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应用先进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并改进设计、对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修正经验公式、研发新产品及其用新的控制技术等。
1.国内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国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1理论分析方面
国外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多种流动性好的物料的中短距离的输送和提升,通常用来输送散装物料和干燥的固体颗粒,并能准确地控制输送量。有很多学者通过对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输送性能进行评估,并找出了影响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Chris等人研究了机器本身的结构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CLEARY等人研究了输送对象的特性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但是,设计过程中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理论分析不够完善,对一些参数的计算仍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导致机器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生产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1.1.2设计制造方面
国外研制的螺旋输送装置除了常规结构以外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设计出的特种结构型:锥形直径螺旋、锥形轴及变螺距螺旋和锥形轴变螺距螺旋等。这些螺旋输送器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耗大,所以不适应生产需求,没有被广泛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了以上提及的螺旋输送装置以外,把不同规格的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垂直螺旋输送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卸船机系统。在国外,很早以前就开始对螺旋卸船机进行了研究,其中技术领先的公司有瑞典的Siw-ertell和Carlsen公司、意大利的VAM公司以及法国的IBAV公司,单机卸船能力都能达到1000t/h以上,其中Siwertell公司研发的螺旋卸船机卸船能力达到了2 700t/h。
1.1.3仿真研究方面
根据现有的文献得知,国外对螺旋输送装置的性能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机器进行动态监控及可视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Cundall开发了离散单元法(DEM),能准确模拟仿真颗粒在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在输送领域中,Groger首次利用DEM法分析了管道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随后,OWEN等人前后利用DEM法对不同形状的散粒物料在不同状态下的螺旋输送机内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并把得出的结论与试验值和经验值比较,结果表明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可行的Patel等通过分析DEM法在螺旋输送机输送过程仿真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建议:未来有限元法能代替离散单元法实现物料在输送机内运动整个过程的动态观察及分析。
1.2国内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状况
1.2.1结构参数和螺旋叶片形状方面
由于我国螺旋输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其结构参数和叶片的形状种类较多。从结构参数方面来讲,有变速、变螺距、变外壳直径、变轴径、大倾角、可伸缩等螺旋输送装置。除此之外,有无轴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污泥、垃圾处理,也适合输送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但是由于造价成本高,以及受到结构参数方面的影响没有被广泛推广应用。很多学者针对不同结构参数的输送装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改进其结构参数对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堵塞、效率低、功耗大、寿命短等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螺旋输送装置堵塞问题,很多学者做过多方面的研究。通常是因为螺旋叶片和壳体的间隙小,被输送物料的流动性差或者输送长度大于时所用吊轴承所导致。针对以上实际问题,李学哲对小直径的螺旋输送机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输送机完全能避免堵塞。
对于输送装置易磨损、效率低、功耗大、寿命短等问题,学者们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找出了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杨志勇等通过分析指出螺旋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叶片、螺旋端头和吊轴承的严重磨损而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甚至报废等情况。马晓录为了减小快速螺旋输送机螺旋叶片和机筒间的摩擦,对其间隙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者之间间隙的设计及计算公式,指出了方便有效的方法,经过试验证明结果合理可靠。商兴国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固体材料和螺旋输送机叶片的磨损机理,并通过试验得出了叶片的磨损规律。
国内常见螺旋面可分为4种类型:实体螺旋、带式螺旋、浆状叶片和齿状叶片,根据所输送物料的种类和物理特性来选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实体螺旋,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率高的优点,适合输送干燥的粉状、粒状以及有粘附性的物料;带式螺旋多用于块状、较大颗粒状和稍带粘性的物料,输送的物料较为均匀,也可用在两种物料的混合上;浆状叶片适用于输送易被挤压成块和潮湿发粘的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物料具有强烈的松散、搅拌作用;齿形螺旋适合输送腐蚀性强、粘性大的物料,同时也有松散和搅动作用。
1.2.2设计理论研究方面
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各种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各个参数进行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机型基本上能满足输送要求。但同时指出,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拓展,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完善设计理论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工作性能,对于有效地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输送机械化和自动化都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文献得知,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给出计算方法,对螺旋轴进行设计和校核以及寿命预测,对于螺旋叶片的设计,外密封装置的研制,制造材料的应用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及驱动电机的选择等方面做了研究,并给出了计算公式。但是,对于传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而言,过程繁琐且精度低,未能避免实际应用过程遇到的生产率低、功耗大等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