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示例:欧元全面流通后的汇率趋势
欧元1999年面世以来汇率的弱势,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欧元成员国货币汇率下跌趋势的延续。欧元的中长期走势仍受基本经济因素支配。另一方面,随著欧元钞票及硬币面世,各国央行肯定欧元地位,并增持欧元储备,加上欧元成员经济发展步伐较为一致,应有助巩固市场对欧元信心。考虑到欧元汇率目前已处历史低位,多个机构估计已比「均衡」水平偏低近30%。因此,中长期而言,欧元汇率可从目前水平适度回升 欧元自1999年初面世以来,汇率持续偏软,跌势超出一般预期。本文藉欧元钞票及硬币面世之际,对欧元汇率前景作一评估。
一、欧元面世以来的汇率表现
欧元面世以来汇价疲弱,与1999年初欧元面世时兑美元的汇率相比,2001年底欧元的下跌幅度约为24%,而在3年内的最大跌幅则接近30%。
欧元在其面世后弱势明显加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统计,按过往美元兑欧元成员国原有货币的汇率折算(以权重调整),欧元(成员国货币)兑美元汇价在1990-1992年兑美元的折算汇率大体在1.2-1.4之间上落;但其后开始趋跌,1993-1998年间的主要波幅回落到1.05-1.3之间。
1999年欧元面世后进一步转弱,波幅在0.82-1.17之间,2000年初后大部分时间低于1.0.虽然未下试八十年代中期接近0.70的低位,但比九十年代初期在1.40以上的高位已大幅回落。
欧洲央行编制的欧元名义汇率指数(包括12种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其中美元权重占25.05%、英镑占24.26%、日圆占15.01%;2001年以前包括希腊货币,即共13种货币),自1999年初面世以来的跌幅则约15%。这反映过去三年欧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跌幅较小,如兑日圆下跌约12%,兑英镑下跌约13%。可见,欧元弱势主要是强势美元的反差。
二、影响欧元的长期因素
市场上就欧元面世以来的弱势有不少分析,指出影响欧元弱势的因素包括美国经济较强,资金倾向流入美国,欧洲利率政策未能配合经济发展需要及漠视汇率水平,欧元成员国与央行对利率有争议,市场对欧元顺利运作的疑虑(特别在欧元面世前及面世初期),美国实施强美元政策,等等。我们认为,就欧元汇率长期走势而言,基本经济因素仍具主导性,因为资金流向的主要动机是寻求较高的回报。而经济增长潜力较佳和企业盈利较快增长,正是带来较高回报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欧元作为一种崭新的货币,市场对其运作信心不足及主要成员国的政策协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
1.基本经济因素
从基本经济因素看,欧元区近十年经济表现远逊美国。1991-2000年美国经济每年平均的增长率为3.3%,欧元区则只有2.0%,其中在1996-2000年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更达4.3%,与欧元区2.5%的相比差距更大。同时,美国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通胀率与其他西方国家同步趋降,总体表现更优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九十年代美国劳动生产力增长较欧元区国家优胜的趋势逐步确立,扭转了七、八十年代的情况。1970-1980年美国贸易部门劳工生产力每年平均增长1.0%,而1990-1999年则上升至4.6%,而欧元区贸易部间劳动生产力则从1970-1980年每年平均增长4.0%,下降至1990-1999年的2.9%。
经济体制相对欠活。经济体制是影响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美、欧市场经济的导向不尽相同,作为欧元区主要成员的'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等国家,较强调社会凝聚力,有较多保障劳工及公民的机制和措施。这些措施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
单一市场尚待完善。早于1987年,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已同意于1993年实施单一市场计划。所谓单一市场,即在成员国之间建立一个区内商品及服务贸易、人员及资本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单一市场的建立是欧盟实施单一货币的先决条件,因为在失去了独立的货币汇率作为调节成员国各自经济的情况下,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成为主要调节经济的途径,促使区内经济周期发展更趋同步。另一方面,单一市场的建立意味著区内的经贸壁垒进一步消除,有助提高增长动力。
不过,单一市场计划正式实施时,成员国仍未充份采纳欧盟颁布的有关单一市场的指令,到2001年11月,未被所有成员国确认的指令仍有10%。同时,有关指令的执行也出现障碍,令单一市场的效益未能发挥。2001年8月份欧盟正在处理有关违反单一市场法令的诉讼共1,477宗,比1997年同期的27宗明显增加。而且,近40%的诉讼发生在三个经济规模最大的成员国。
比较区内产品价格,特别是贸易产品价格,也是评估区内经济一体化的尺度之一。区内经贸联系越强,在市场竞争之下,价格应越接近。但欧盟在1999-2000年间进行的调查发现,区内的价格差异程度仍颇大,其中部分如食品价格差距更接近2倍,电子产品的价格差距在30-50%之间,高于个别成员国本土价格10-20%的差距。
在金融市场方面,欧元面世令过往12个不同的金融资产市场形成一个欧元金融资产市场。理论上说,与分割的市场相比,单一货币的金融资产市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亦消除了区内的汇率风险,因而将大大增强市场流通性,降低交易成本,此外还有助于推动区内金融市场进一步整合,包括股市、债市及货币市场,推动区内金融服务业发展以至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不过,欧元金融资产市场一体化进程并未如预期般迅速,而且存在障碍。据欧洲央行指出,欧元区整合较快的主要是无抵押的货币市场,有抵押的货币市场、以至债券及股票市场的整合程度至今并不显著。无抵押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整合较快,主要因为欧洲各央行建立了统一结算系统(简称TARGET),消除了不同成员国的结算障碍;由于该系统属于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参与者的交易结算风险得以降至最低。其他金融市场环节的整合进度欠佳,主要原因是各地有关金融资产监管及法例的差异(以整个欧盟地区计算,共有40家以上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另外,区内存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各国政府信贷风险难以一致(受制于欧盟条约限制各国财政不能相互支持),也是市场仍较分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