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
摘 要:鉴于非言语行为有其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意性、多样性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非言语行为,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形象性。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最优化,(非言语行为优化包括对不良非言语行为的纠正与对一般非言语行为的促进两层含义)。本文在阐述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应用原理和语文教师不良行为纠正方法的同时,提出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优化的五个原则:善意尊重、适度恰当、协调一致、合理搭配、自我控制。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语文课堂教学 非言语行为 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借助非言语行为与学生交往,培养学生的各种人文素质,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言语行为无法取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非言语行为在人的交往中传递的信息占总信息的65%-93%。教师在教学中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此,非言语行为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学现状是,许多教师注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讲求教学语言的选择,往往忽视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语文教学同样存在着老师忽视非语言行为问题。
一、非言语行为与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借助有声言语以外的东西,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目光等无声言语或语调、节奏等辅助言语来传递信息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情感以及交往中的附加信息,而且有时能代替或加强言语行为,使表达更为明确有力。与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1、非言语行为的信息容量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接受者,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包含的信息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对教师皱眉叹息这一非言语行为,有的学生可能只从中看到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恼恨;而有的学生却不仅觉察到了教师的失望,而且也体会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2、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和随意性。例如,如果教师的目光经常集中在一位同学身上,却并未用言语表明自己的目的,被注意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就可以把这一行为化为某种具体的意思。当然,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气氛中,对同一非言语信息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上例中提到的被注意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心情的好坏以及与教师关系的好坏,得出“教师是在故意出我的丑”或“教师在注意我的学习,关心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等不同的结论。
3、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同一非言语行为可表达多种含义,同样,同一含义也可以通过多种非言语行为表达出来。如:同一个拍肩动作,在学生精力不集中时,意味着教师对他的提醒和警告;在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或师生之间进行愉快的交流时,则意味着教师对他的鼓励和赞扬。同是赞扬,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多种行为来完成。
非言语行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不能经常单独使用,而必须配合言语行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非言语行为表达的模糊性、随意性特点,也使其不太适用于以明确的概念和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要特点的理科教学,但是却比较适用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教学。语文教学以人文教学和言语教学为主,汉民族言语的最大特点是表意的多元化和模糊性,而文学则注重表达上的概括性和内隐化。言语与文学的这些特点使汉语文教学不可能像数、理、化各科教学那样单靠公式概念的讲解,而必须在运用感性形象言语的同时,辅以大量生动传神而又含义丰富的非言语行为。以此切合语文教学含蓄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达到培养学生较高的言语驾驭能力、文学感悟能力及审美能力、交往能力等目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非言语行为多种多样,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非言语行为,语文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可以从“身势体语”、“辅助言语”、“类言语”中得到主要体现。
(1)身势体语 这类非言语行为是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社会心理学中常说的“体语”,也就是体势动作,是以身体动作来表达意义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无声动作,如体态、手势、面部表情等。由于这些非言语行为既可以与言语行为同时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
(2)辅助言语 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声音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说话的声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部分。其功用在于辅助言语的表达,使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在语文课堂中,对相同的一段语词,教师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音量和节奏,就能表达不同的含义,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时,如果教师用一种舒缓轻松的语调来读,学生可能会把诗的基调定在淡泊宁静这一层面上;如果教师用一种深沉凝重的语调讲课,学生可能会从中体味到一种凄然之情,从而产生对诗的不同理解。
(3)类言语 类言语是指无固定语义的发音,如:笑、哭、叹息、呻吟、口头语及各种叫声等。类言语虽然没有固定的意义,但它与辅助言语一起使言语更为生动、活泼、含义丰富,使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更为深入。因此,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的辅助言语伴随下,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正是这两种非言语行为使语文教学中的言事更为鲜活生动,洋溢着勃勃生机。
二、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发生作用的原理
非言语行为在信息沟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思经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一定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从哲学上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即使它再好也难以得到完美的体现。这里所说的表现形式,既指教师的言语行为,也包括教师的非言语行为。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其特有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美的言语,还要借助美的非言语行为,把语文教学的内在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恰当地运用语调、节奏等辅助言语及各种动作,以配合言语表达把教学内容生动地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就不能忽视非言语行为。
在语文活动过程中,非言语行为的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释某种意思。如当教师讲解文言文中的“顾”字时,可做出“回头看”的样子,不必多费口舌,学生便会理解这一个词的含义。
(2)配合言语行为描述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等。如教师在讲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时,可模仿他的迂腐穷酸,表演他在“排出九文大钱”、“吃茴香豆”等情景中的神态,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影视媒体中接触到的封建文人形象,揣摩表演这一人物的动作,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其性格特征。
(3)加强感情分量。人的情感是含蓄内隐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并不都是通过言语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它更多的是借助各种外在的因素和非言语行为间接表现出来的。如轻快的语调,使人兴奋激动;缓慢低沉的语调、紧锁不展的眉头,弥漫出一种悲痛沉重之情;……这些非言语行为,不仅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使之受到心灵触动。
(4)补充文字表达的未尽之意。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文字表达“言不尽意”,或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充等情况,对此,教师不能把这些“未尽之意”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主动去思考、填充和建构,从而,在体验的高度上阅读文章,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如教师可利用朗读中语调的变换和停顿时间的长短,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味悠长的境界中;也可以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下功夫,在关键之处戛然而止,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使教学在学生心中余音萦绕。
正是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替代和辅助言语行为的功能,它总是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效地获得并巩固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记忆信息时,并不是按语词一个个记忆的,而是把它们组织成一个个事件、形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这一学习原理,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词语,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非言语行为的参与,使信息通过两个信号系统形象地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大脑两半球都活跃起来,有效地接收信息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还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