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业发展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生物农业发展的论文

1生物农业发展现状

  1.1生物种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马鞍街道十分重视生物种业发展,园区引进的江苏国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聘请省内外有关育种专家为顾问,整合国内茉莉花品种资源,积极开展茉莉花品种选育驯化工作,现已驯化成功50个茉莉花品种,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合野茉莉新品种。2012年4月,该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正式成立茉莉花产学研基地;同年,江苏省(茉莉花)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成立;2013年成功申报南京市“321计划”,为茉莉花育种工作注入活力。在2012年,马鞍街道还引进南京鑫森生态农业公司,该公司占地1000亩,与江苏农科院长期合作,主要从事苗木的繁育和蔬菜品种的选育,目前生产应用品种达20多个。另外,该街道按园区规划建设的紫金创业社区,现拥有8332钢架大棚200亩,与扬州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主要从事水芹品种的品种选育驯化工作,目前引进驯化水芹品种5个,拥有大圣水芹品牌1个,具有水芹栽培知识产权3个,为街道水芹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1.2生物农药绿色防控有了较大突破

  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上,该街道在控制农药使用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利用“三品”基地建设及省市农作物绿色防控项目,积极推广苏云金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井腊芽、阿维菌素等农药在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上应用,年使用量在1t以上,防治面积达6666.7hm2。生物农药使用量已占全部农药使用总量的20%以上,生物农药防控有了较大突破。

  1.3生物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高的难题,通过推广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加工企业原料开发、秸秆培育饲料、新型农艺措施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和措施,农作物秸秆利用工作逐年取得新进展,目前,全街道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达95%以上。位于马鞍街道勤丰村的南京瑞森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将稻草、麦秸秆、棉花秆、玉米秆等粉碎压制成型后,加工成圆柱块状的生物质燃料,该公司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年消耗农作物秸秆2万t以上。而位于马鞍街道马集工业园区境内的金泰高能饲草饲料公司,成立于2009年,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年消耗农作物秸秆5万t以上。另外,成立于2013年5月的南京勤丰秸秆科技有限公司,将农作物秸秆炭化处理变成生物炭、木醋液、土壤调节剂和焦油4种耕地保育产品,每年也消化近1万t秸秆。按亩均产出250kg农作物秸秆粗略计算,马鞍境内的秸秆除部分进行还田外,余下已满足不了这3家企业的需求。

  1.4利用生物技术开辟新领域

  1.4.1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该项技术通过应用农业生物技术,把有益微生物菌种应用到养殖中,开发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节能养殖新模式。2009年街道七里养猪场成功应用该技术,建设发酵床面积300m2,当年出栏生态猪200头。在2012年初,马鞍街道又引进江苏勤趣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应用发酵床养鸡技术,该建设鸡舍12000m2,养殖红标鸡苗达11000只以上。

  1.4.2秸秆生产沼气技术

  利用植物秸秆及人畜粪便生产沼气也在马鞍街道取得成功经验。现阶段街道在黄赵、玉王等已建沼气池500多口,年沼气产量近2.6万m3,有效处理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100t以上。

  1.4.3生物食品研发

  利用地方富硒水稻生产资源,将富硒大米通过生物化处理,培育富硒农产品,推进富硒产业化发展。境内的南京庞阳调味品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利用富硒大米通过生物发酵生产富硒醋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地方富硒产业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发展认知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人对发展生物农业认识还不到位,对生物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模糊,对发展生物的必要性、可能性、方法性都不很清楚。一部分人认为农业就是种种田、收收粮、农闲打打工,做规模农业投资大、效益低,看不到生物农业发展前景,从而显得思路不清,劲头不足,认知度不高。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对当地财政经济贡献也不大,从而出现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时现被动应付的`局面。

  2.2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一是生物农业发展规划不明、思路不清。2014年年初,马鞍街道现代农业园被批准为市级园区,该园区的长期规划建设已比较清晰,但其中没有嵌入发展生物农业的理念,生物农业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具体的发展思路。二是园区管委会实质性运作存不足。目前园区管委会组成人员均是兼职,不能够专职专心,分管农业领导不仅分管农业和园区,而且还要抓抗旱防汛等其他工作,办事人员靠临时抓差,检查验收靠突击,招商引资靠领导,解决矛盾缺主体。三是发展欠特色,自主品牌偏少。目前,园区有自主品牌的、有一定规模的、成长性比较好的生物农业企业还较少。

  2.3产业基础还较薄弱

  一是产业规模偏小。街道内生物农业总产值不高,生物农业企业不多,规模企业少。二是产业缺乏科技人才。除国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引进321人才以外,其他企业领军型农业科技人才较少。三是缺乏专业的组织服务体系引领。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信贷政策、产业组织协调发展等体制与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生物农业的发展要求,全街道农业经营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分散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偏小,生物农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数不多。

3对策措施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生物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的增长点,早抓早主动,早抓就会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

  (1)加强领导。成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农业、科技、财政、环保、农经等部门共同参与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一支生物农业科技队伍,聘请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顾问,制定产业发展年度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开展生物农业资源调查、技术服务,为全街道生物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