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论文

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

  [摘要]有效问题对教师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五个方面特征,包括有效问题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效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有效问题的本质是启迪思维;有效问题的聚焦是核心问题;有效问题的价值追求是关注生成,以期帮助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问题 特征

一、有效问题的基本内涵

  有效问题对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有效问题的观点莫衷一是,各种观点反映了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一是从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角度出发。有效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思考体验,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能引发学生思考过程或思考体验的问题,是一种关注思维过程的过程结构性问题。二是从关注目标的实现程度、关注课堂内容的实现的角度出发。有效问题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能广泛囊括内容,又能明确指定达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操作程序。三是从关注生成角度出发。有效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提问与思考。有效的课堂问题,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对有效问题的不同看法为我们理解有效问题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但仍需辨清的是何谓有效?有效即包含一种价值判断,是客体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是指向预期的目的,以是否实现目标作为判断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对于教学过程来讲,预期目的是什么?是学生发展的整体目标还是课时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其次是对谁有效?问题可能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等,有效可能指课时教学目标落实得有效,也有可能指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效,也有可能指教师试图强调的所有知识都借助这些提问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还有可能指学生通过这些提问把握了课时学习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某种应该拥有的能力,也可能仅仅引发了学生一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再次,有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提出有效问题等。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分析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基本特征,以帮助设计实用有效的课堂问题。

二、有效问题的终极目标:学生的终身发展

  众所周知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是我们的最终教育目标,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堂问题的有效与否,自然也应该看是否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终身发展需要”是一个庞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体系,难以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课程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终身发展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基础课程改革使教学目标由传统意义上的“掌握基础知识”转变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因此,有效的问题应该是:(1)能促进学生建构灵活的知识,学生在解决有效问题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为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可以促进灵活知识的获得。(2)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增长。高层次思维是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等认知活动的.复杂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效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如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论证假设等,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有效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启发,并且对各自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评判,从而形成积极自主的思维能力。(3)能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有效的问题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中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沟通,产生一种融洽、和谐的课

  堂气氛,这种气氛有助于学生尽快达到理解的状态,可以促进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满足其获得教师赞许的需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三、有效问题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

  有效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是对谁有效?问题是有主体的,问题是主体的问题,是主体提问和解决问题。问题的主体性要解决的是“谁提出问题” “谁解决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可能是教师、可能是学生,而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能动自觉实现的,知识具有个体适用性和主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实际上模拟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者通过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习得知识的个体意义。

  强调学生作为问题的主体性是要求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主体需要的原则。问题的选择要与学生的需要相一致。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解决问题是学生适应生活的实际需要,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这样的问题往往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引起学生的用心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二是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相一致的原则。问题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提出恰当的问题,用以激发巩固学生的知识,又着眼于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同伴间的合作探究解决个体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三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原则。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思维的方法与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材内容,而且还应该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