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生态性语言的表达论文
摘要:在当今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自然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构成要素之一,它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是当下我们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紧紧围绕着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展开论述,以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为例,从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到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依次展开,最后重点对以自然为主题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进行了构想。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生态性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整个博物馆由四个大型基本陈列组成,一层古生物陈列,包括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无脊椎动物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生命的起源厅;二层植物陈列(植物世界)和动物陈列(动物之美);地下一层人类陈列(走进人体)。这四大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多种陈列手法以及综合运用空间、色彩、照明等展示设计要素对自然界进行了诠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整个展示设计中,不仅仅是让人们通过展品来传递大自然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运用色彩这一要素,使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让人们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能够获得愉悦。
一、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
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是指人们在生态意识的指导下,将这种生态意识运用到整个博物馆展示设计系统中,使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色彩与色彩之间构成一个子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使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展品、展示空间)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二、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对于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以及色彩与色彩这一生态关系,主要体现为色彩在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和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两个方面。
1.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展示主题和内容的表现需要依靠多种因素,色彩就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展示主题文化。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把握大主题的同时,并且注重小主题的展示。以丰富的色彩来展示自然这一大主题,人们可以充分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小主题比如说无脊椎动物厅大面积红色的运用,阐述了无脊椎动物的繁荣。植物陈列中,使用明朗新鲜的绿色、蓝色和橘黄,展示了植物世界的五彩斑斓。在动物陈列中的动物的奥秘中,一部分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展示动物体色的变化、动物的休眠、北极的春天,另一部分运用色彩极度饱和的暖色调如橘黄展示动物生存的奥秘。
通过展示色彩的设计在彰显展示主题的同时,也避免了人们在参观时视觉的疲劳,尤其对儿童来说,激发了他们对展品的兴趣。而不同主题运用不同色彩进行展示,使整个展示空间有节奏、有韵律。更重要的是,不同主题所使用的不同色彩,局部点缀其它主题的色彩,这种主与次、整体与局部色彩的运用,使整个博物馆展示色彩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2.营造展示空间的气氛
全面地、系统地、合理地进行色彩选择、组合设计,可以起到营造展示空间气氛的效果。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一层古生物陈列中以古朴的灰色为基调,并运用蓝色、红色进行点缀。古朴的灰色将人们带入一个古老而遥远的古生物时代,而蓝色和红色的点缀,又拉近了人们与展品的距离感,从而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在植物世界里,一方面运用植物固有的颜色,模拟真实的场景,将人们带入一个虚幻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使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如黄、橙、绿,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欢快的环境气氛,从而展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在动物陈列中,通过再现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固有色彩的运用,营造了一个凝重但不压抑的环境氛围,把人们带入一个深远的动物世界里。尤其是专门用于儿童的探索角中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设计,完全形成了一个儿童的乐园。
三、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构想
笔者在前期对北京自然博物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展示色彩设计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其色彩设计所体现的生态性这一方面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然而仍旧需要以点带面,就如何在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构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内在”与“外在”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面临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森林锐减等环境危机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然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系统、完整地诠释地球演化史规律,展示环境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为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自然博物馆应采取积极的向导作用,引导更多的观众进入自然博物馆。
基于以上阐述,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中,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生态性,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有一种生态的意识和生态精神,不仅要考虑到色彩的绿色设计,而且要考虑到色彩设计搭配的和谐性、对比性,以及色彩对人们所产生的情感性。其次在这种生态意识的指导下,把生态性通过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展示色彩设计的环保化。这种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展示专业的课程中开设与生态相关的课程,比如说环境生态学,有了这种生态意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会有意识地把生态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这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生态思想的一种培养。唯有如此,才使“内在”和“外在”的生态性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避免外在的恶化(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由内在的缺失(思想和精神)所引起。
2.色彩创新性的运用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人们对任何事物的不断接受,都会不自然地产生厌倦之感。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厌倦感需要进行创新,特别对于设计师来说,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基于这一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灵感,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创新,一方面来自大自然的色寻找灵感,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和体验自然景物在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变化中呈现的各种复杂的色彩现象,有目的地寻找大自然中色彩美的形式,丰富色彩的形象思维,并将大自然中的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概括和归纳出比较理想的色彩形象,运用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配色中,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找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的色彩。此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说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准确及时的社会信息,分析和了解人们对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审美需求心理,由此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色彩。这种利用万变的社会信息来指导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构思,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人群的需求,这也是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一种表现。
3.展品固有色的采用
伴随着中国欧洲自然博物馆高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来自法国、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十位著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专家和国内著名的自然博物馆界专家,从各自自然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展示形式、展品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博物馆展品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博物馆,由于展品地域性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特色,自然博物馆也不例外。
我们在设计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时,可以充分利用展品本身的色彩,也就是使用展品的固有色,因为对于自然博物馆的展品来说,展品种类繁多,各种展品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色彩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的一种色调,所以利用展品的固有色组成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也是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一种生态性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生态造景,即将某一特定生态栖息地的生物,以实物标本或模型的形式,配合其生活环境一起展出。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气氛,使人、展品、色彩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然而在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如何体现生态性,目前国内研究的并不多。
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键一环,它的生态性不仅仅对自然博物馆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其它主题的博物馆也不可或缺。笔者通过对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生态性表达这一案例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生态意识的培养、色彩创新性的运用以及展品固有色的采用这三个方面构想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希望对今后的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工图书社编:《博物馆展示设计》,台北,美工图书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一日。
2毕靖华:《对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陈列形式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2003-3。
3张浩:《博物馆展示中的色彩生态设计》,中国博物馆,2003-4。
4张慧红:《自然博物馆的演进》,博物馆研究,2009-4。
5中国欧洲自然博物馆高峰学术研讨会,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生态性语言的表达论文】相关文章:
3.色彩设计论文
5.色彩设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