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德育生态性危机论文

时间:2021-08-31

化解德育生态性危机论文

  我国转型期社会的剧烈变动,导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信仰滑坡、丧失理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情况给学校德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而德育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却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使得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态性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主体地位被忽视。德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升华。而现实的德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采用单向注入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对象出现了“物化”的趋势。德育中只见教条不见学生,只见规则不见人,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美德袋”。本来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变为盲目地遵从规范和机械的行为操练。被动型、统一性、刻板性构成了现代德育的一贯特征。这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是将德育简单化、物化、量化、功利化的错误。这种状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和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缺乏对生命的起码尊重、失去对幸福的执著追求的被异化了的人。

  第二,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断裂。学校、社会和家庭是一个统一德育的生态整体,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学校德育宏观和微观的生态环境。德育的生态性要求将德育生态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合力。而现在的学校德育更倾向于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所谓“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学校德育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了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与分裂,使德育渐趋概念化。这种经过“净化、纯化”和简单化的社会环境,人为阻断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关系,使学校德育走向一元封闭,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建立。

  第三,德育内容缺乏生命力。德育内容重复雷同,中学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在讲同一个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一再重复的教育内容,固然有助于强化印象加深认识,但若了无新意则会降低影响力,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还存在着彼此矛盾甚至混乱和颠倒的情况,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既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德育的发展规律。横向和纵向的牵制生态关系,使得德育的正面影响力被消解、德育的合力降低。而社会上的消极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这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在德育教学内容的滞后的情况下又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使学生在教育影响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困惑和接受障碍,进而丧失对德育的笃信程度。

  德育还存在着重视德育的认知,忽视德育情感等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道德认知固然是德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是只强调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育,则会使学生陷入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误区。

  第四,德育方法机械性。德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好坏。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在寻常的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的是天长日久的德性的量的积累。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说理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方法。但在现实的德育中却存在着德育方法的“非理性化”现象。道德教育无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规律,未能具体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方法智育化的模式,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缺乏感召力。

  德育的生态型危机已经使德育处境堪忧、步履维艰。面对困难,应该积极筹划德育策略来化解困境。危机既是困难,也是契机。会想是会干的前提,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正确的行动起着先导作用。德育的生态性的特点和德育当前的生态性危机困境,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德育生态观就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德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具有完美道德人格和健全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生态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实践性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践的观点是生态德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德育建设的本质是实践。德育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等环节构成的整体。德育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落脚点是在行为。道德认知,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树立学生完整道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为贯彻德育的实践性观点,德育工作者应尝试走出课堂和学校,使德育走近现实、走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价值观。

  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的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游览革命胜地、瞻仰历史古迹、进行道德行为训练、造访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课外德育实践性教学。德育立足于实践,可以使学生从亲历、亲为中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对纷繁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尽量避免德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防止德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避免学生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一套的分裂倾向。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当前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的德育生态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造就学生自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铸造学生健康向上、饱满自信的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