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心做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一书后,感慨颇深。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要不断更新,不能陈腐。不能因为自己有了一些经验或知识,就止步不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和教育学生尊敬、爱戴、亲近老师,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热爱学习。
实现教育是根本,要消除师生之间的障碍,用心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没有逆反心理。要敞开心扉去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将师生间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总之,教育不是单纯的由上而下的行为,老师应该用自己的一片真心、爱心、细心、关心去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培育出真正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西山底小学王建秀张老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他发现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可能对心灵产生影响。于是,他开始尝试身临其境的德育。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他经常训练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另外,张思明老师的精彩生动的授课技巧、新颖超前的教育观念深深打动着我,张老师成长路上的艰辛与付出,以及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忘我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以此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作为教师你的学识内涵应该是丰富的,而且要能够把自己要传授的知识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出来,易于学生接受,把他们带进知识宝库殿堂。张思明老师曾经说过:“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同时老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上好你课的一种催化剂。
学生会爱乌及乌。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你的课。这种人格魅力有来自于外在的,但更多的是老师内在素养与品德。其次,老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做人。要想让学生折服,首先你要自己做到,是行动的楷模。每一名教师要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负责。正像张思明所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道德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的联系。张老师是位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人,他对教育的理解达到的最高境界,超越了他自己的学科,站在高处,面对的是学生一生的发展。我是一个语文老师,我认为,只有真善美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的教育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老师是一个实在的个体,他就应该以自己真实的面孔站在讲台上,面对自己的学生。只有真实的老师才能教育真实的学生。第三,我的体会是,学生是极具可塑性的个体,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而且充满创造力,关键是看教师们如何去引导。只要在教育中采取的形式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感兴趣,调动起内在积极性,老师的教育效果就会越有实效。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必须“用心”。我认为,这“用心”最起码就是要有师德、师爱、良心。工人做工,可能会因为粗心生产出劣质产品,但是不让出口或者将其毁掉就可以了。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面对这群模样不同、性格不同的活生生的生命,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问题和失误,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关键是有了失误,我们应用心去对待,努力去认识、去感悟,才能把握教育的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一个富有爱心和教养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张思明的这本书教给了我许多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和管理方法,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以爱为根本的这种境界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
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
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
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
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