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居住区绿化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需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人类离不开自然,又将返回到自然之中”。房地产业的蓬勃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居住区绿化是否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健康性、可持续和谐性、统一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现就居住区绿化提出几点初浅的认识。
1 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生态效益
居住区绿化首先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居住区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它具有自然属性。故而居住区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居住区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它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为居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改善居住区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从生态学角度看,居住区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调节居住区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居住区绿化的这种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
我们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要体现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注重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结合住区其他景观因素,利用住区一切资源创建优质居住环境。
2 加强文化建设,注重精神内涵
居住区绿化不能只讲生态而不涉及“文态”;重视生态环境十分必要,但应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只是单纯的种树造林。在居住区景观营造中讲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国外先进园林设计经验和手法做到内外并蓄,塑造精神内涵。
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地域的历史及精神的挖掘、提炼;注重结合住区的地域特征;注重体现住区居民的喜好;注重植物的'精神属性。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 注重健康,扩展健康理念
以往,我们在进行居住区绿化时,强调的健康性,可能更多的是从植物的安全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无毒、无刺、无特殊分泌物等的植物。现如今,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中、工作中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阻力。居住区绿地作为人们朝夕相处的一份子,作为人们释放压力的最便捷之所,也逐渐被赋予更多更广的健康理念。为此,园林工作者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理想的人居环境,不只是简单追求视觉美、形式美,而要更多地关注绿化对居民身心的调剂作用。可选择保健植物,有的植物能分泌植物杀菌素,如松树、榆树、侧松、桧柏等;可以适当选种芳香植物,沁人心脾的芳香舒缓人们的压力;还可以适当栽种暖冷色系的植物,平静人们的心情,也唤起人们生活的热情。此外,还应注意“四季有景,三季有花”,使居住区绿化富有情趣,充满吸引力,真正体现健康又美丽。
4 注重可持续和谐发展
目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进行居住区绿化时,只注重眼前效果,短期效果,完全不顾及植物生长规律,盲目进行种植,如一味减小植物栽种的株行距形成所谓的“浓荫”效果,后期养护管理又跟不上,致使许多植物景观难以长久维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设计时还要考虑近期与远期结合。无论是建筑、道路的设计还是植物、水系的处理我们都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为环境的再创造、再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体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合理规划,统一设计
当今居住区的开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状:项目伊始由建筑师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之后才由园林设计师见缝插针地补充环境。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割裂了居住区设计的整体与统一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居住区环境的整体水平。所以,园林设计师要及早介入项目规划,结合场地现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做到室内室外协调统一、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6 结束语
居住区绿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居住区的绿化,不仅要体现当代人们的需求及追求,而且更主要的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创造性,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尽量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居住区绿化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建设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现代居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从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文化、效益等方面着手,创建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使工作之余、久居闹市的人们在身边感受到久违的大自然之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我们构建新型居住区环境的不懈追求。
【初探居住区绿化发展趋势论文】相关文章:
8.教学方略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