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时间:2021-08-31

  早期的诊释学是单一的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它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例如文学诊释学、神学诊释学、历史诊释学与艺术诊释学等等,这个时期的诊释学研究对象比较特定,诊释的技艺也一度被归结到逻辑学的范围,成为逻辑学的组成部分,直到19世纪中叶诊释学才作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人文科学的独立的方法论,后经过本体论转向、作为理论与实践双重任务的诊释学之后,这时的诊释学不仅囊括一般的理论知识,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因此,诊释学的研究对象逐渐进入科学诊释学的研究视域。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一、科学论释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涉及科学分析的科学诊释学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诊释学方法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样适用。按照这种划分,科学诊释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诊释学研究对象体现为自然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命题)研究与科学实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表现为历史动因条件下富有意义的人类行为—人类活动。

  (一)科学研究与人类活动

  科学是寻找意义与价值基础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人类活动,科学研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即人们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科学行为,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1.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命题)研究与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命题)可以概括为对科学现象与事实的科学解释,由概念、原理(命题)以及对其进行论证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研究的软工具。这种以理论为主导的科学哲学观点揭示了自然科学中理论的形成与理解方式,分析了科学理论理解的基础,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预设,从而对科学活动中概念表达、理论意义、构成四科学论释学的目标。

  (二)意义的追求

  科学最初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自然界,一切围绕大自然这本“自然之书”进行读解。而长期以来,随着近代科学对自然界的非意义化,大自然不再被视为神旨意的表达与显露,而是作为无意义的实在领域区别于有意义的文化与精神现象领域。诊释学最初的任务是对意义的追求,抛弃了对意义的追求就相当于放弃了研究对象。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在于对意义的忽视,在实证主义者眼中意义由于超出了纯粹客观事实的范畴而逃离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普遍诊释学的发展,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诊释学方法论才重新拓展到了自然科学领域。劳斯鲜明地指出,物理学常把教科书当做简单的物理对象而不是饱含意义的文本;人类活动被描述成为动作而非根据情境所作出的有意义的反应;生命只是一种生理过程而非生活历程。外界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以及证实原则本身的不可靠性的批判,使得后期逻辑经验主义者开始将研究重心倾向于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即从语言的分析着手,开始讨论意义问题。 从科学诊释学角度分析,自然本身作为科学家的观察对象总是充斥着意义,这当中不仅包括科学家对自然的描述,而且自然本身也富有意义。

  当自然科学的数据与事实作为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的结果的时候,它们便饱含了意义。科学事实通常都是历史条件下的人类语言与文化所决定的,它蕴涵的意义是体现在语言中的社会实体,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公众社会经验来尽可能地了解意义的各个方面。五科学论释学的应用域伽达默尔从亚里士多德道德行为现象中的实践智慧角度出发分析了适合于科学的诊释学之实践智慧与实践理性。他更倾向于把诊释学理解为人的自然能力而非一种科学的方法,并把实践哲学当成赋予精神科学转向的合理性因素。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对普遍的知识和具体应用作出明显的区分,理论与实践之间对创生之始关联间的对立使伽达默尔感到困惑,也由此催生了他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作出诊释学的'反思。

  从原初亚里士多德“理论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的观点来看,实践本不应该成为理论的对立物,实践本身具有广泛的意义,实践科学不是数学形式上的理论科学而是特殊类型的科学,为了把握“实践”的概念,必须从与科学完全对立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这种科学必须出自实践本身,并且通过意义的概括得到的意识再重返实践中去。

  伽达默尔阐述到:“实践哲学的对象就不只是那些永恒变化的情境以及行为模式,它们仅凭其规则性和普遍性就提升成了知识。反之,这种典型结构的可教授的知识,仅因它可以被反复转换进具体的情境之中(技能或能知的情况也总是如此),就具有真正知识的特征。因此,实践哲学当然是“科学”:一种可教授的普遍知识。但它又是一种需要特定条件才可实现的科学。它要求学习者和教授者都与实践有着同样不可分割的关系。

  早期的诊释学是人类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实践活动,神学与法学领域的应用都是实践的具体化。实践不仅是诊释学的纯粹方法论范式还是它的实际根据,人们理解实践就需要依靠诊释学的理解原则。近代的诊释学发展不同于古代诊释学单纯关于技术技能,而把实践哲学确切当做一种科学,是一种可传授的普遍性的知识,并且需要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这种特性与技术领域专业性知识相像,都是需要研习者与传授者与实践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实践的科学诊释学思想还得归功于劳斯实践诊释学的提出,劳斯认为,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理解的。而人们经常忘却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指“实践的技能和操作对于其自身所实现的成果而言是决定性的”与理论的诊释学思想相比,科学诊释学基本观点突出表现为对科学实践的重视,它将科学活动视做人类实践活动;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或环境下进行的,日常生活实践是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基本条件,科学研究背景预设是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科学活动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智慧从而合理地实现科学研究。

  诊释学思想确定了诊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综合,当代科学诊释学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亚里士多德区分科学时就己经将实践科学融入其中,科学的诊释学思想进而成为对综合理论与实践认知的双重分析,它理应通过其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统一达到对当代科学作出批判与反J恩。正是由于诊释学与实践的交织使科学、诊释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整体研究己经表现出诊释学维度的恢复与传统诊释学的汇合。

  总之,科学真理的获得既不是逻辑上前后相关的系统,也不是作为因果关系线性发展的成果,而是物质与认识的实践相结合。科学实践也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理性的分析只有从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转向一种实践结构,才能在协调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关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进步与飞跃。

  无论自然科学方法论获得多么大的成功,统一科学的思想仍旧不能覆盖整个科学,例如复杂的生物学概念无论如何不能够还原至物理主义所提供的描述上,而诊释学强调自我理解的必要性刚好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理解域面。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现象,在科学历史与科学社会学角度作诊释学的分析、关于知觉本身的诊释学特质的研究、人脑作为诊释学“工具”的研究及科学诊释学本体论角度的争论等对科学进行诊释学的阐述仍旧留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学诊释学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等多重分析角度下对科学主义绝对真理的批驳,从而把科学认识置于与人类活动的基础之上,以此来“努力恢复至今被忽略了的科学哲学的‘规范’功能”。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相关文章:

1.诊断学与外科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2.小学科学活动课初探论文

3.自然科学的基础与解释学-论文

4.环境科学专业普通生态学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5.费耶阿本德对科学史的诠释论文

6.初二科学小论文

7.初二科学小论文2000字

8.科学教学中突破教学法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