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采用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知识得以夯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就业率达到100%,首次参加二级建造师考试通过率达60%左右。
关键词: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虽然经历了不平凡的过程,但是通过人们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观点和做法,可谓仁者见仁,知者见知。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符合企业需要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践。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基石,是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实施和实现的可靠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是培养相应层次人才的前提,也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确定培养模式的基础。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教育部早在2006年发布的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中指出,高职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4年国务院19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可以看出两者的提法是完全一致的,所谓“高素质”和“技术”是有别于“操作型”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具备良好的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对于不同专业来说“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不同的内涵[3]。本文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说明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准确确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4],对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群)及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论证,进而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即“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群)及其对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需制定出切实可行、更符合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懂设计是指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水利工程设计是指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特别是小型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只有懂得了水利工程的设计才能够为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看懂图纸)、更好地进行施工以及为进行设计变更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施工是要懂得和掌握精湛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也是毕业生今后考取建造师和成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会管理,不仅包含了建设项目的管理,同时还包含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等。以上这些是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也是其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以满足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
三、知识技能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同时也包含实践知识,知识也可以看成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技能是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活动的理解和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技术、工具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方法和技巧的能力。关于素质的定义有很多说法,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素质是指完成某种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的涵养。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知识是技能的“基础”,知识支撑技能,没有“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素养的毕业生靠在学校获得的仅有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适应今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进步、不可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同时没有知识的技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类专业来说,毕业生要完成工程建设和管理等一切技术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对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要靠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只有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系统、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才能发现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应用掌握的技能、方法、手段等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人、财、物”,并进行组织、协调、合作、管理等必要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知识、技能和素质在分析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体现受教育者的生存与发展和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两大功能。通过上述简单分析可以看出,知识、技能和素质,对于培养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非常重要。
四、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出知识、技能和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是既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知识、技能逐步递进,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有序的、科学的、严谨的课程和组织实施来实现的。知识是实践的高度浓缩,是对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和凝练,是实践中对很多具体问题具有的共同的认识,它不仅是关于现象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关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的认识。教学中应重视和突出基本理论知识,更要突出基本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即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问题[5]。通过突出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顺利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对于水利工程专业来说知识类课程除了设置通识通修课程之外,水利工程制图与CAD及综合实训、水利工程测量与综合实训等这些课程不仅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课程,而且最能影响学生知识的形成、技能的提高、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刚参加工作时的看家本领。专项能力课程设置了工程监理、乡镇给排水、水泵与水泵站、农田水利、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工程造价、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等课程。职业拓展和个性化课程共设置了建筑概论、水利与建筑法规、水利应用文写作、水利工程新技术等课程。同时建立了与相应课程以及相应技能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除了课内的实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包括专项能力课程和主要知识类课程的综合实训、主要技术平台课程的综合实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要求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吃苦耐劳、精诚合作、工匠精神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五、结语
通过采用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知识得以夯实、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首次二级建造师考试通过率达60%左右,有近30%的毕业生,毕业8年后考取了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和一级建造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R].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2014]19号)[R].
[3]俞仲文.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N].中国青年报,2011-04-18(11).
[4]刘家春,张子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41-43.
[5]刘家春.高职教育应突出三基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44-47.
【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