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国内农村大学生就业论文,请参考!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样引起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特殊的困境和挑战。本文拟在把握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基础上,结合目前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总结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其中高素质的适龄劳动力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所谓“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籍大学生相区别,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群中,其户口在迁入大学之前的原户籍是农村户口的这一类大学生。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在家庭背景、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和学历层次上有其特殊性。课题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殊性,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2016届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一、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课题组
针对重庆某高职院校2016届农村籍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现状和他们对就业的不同认识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围绕农村籍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起薪工资水平、职业目标、就业意向、就业渠道、就业选择单位等展开调查。就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来看:
第一,从就业观念上看,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他们往往期待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轻松、待遇高的单位。而事实上,现在很多重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都未能达到心理预期。
第二,从就业意愿上看,少部分学生对起薪要求和转正工资的期望值都比较高,并且不太愿意回农村去,他们希望出人头地,回报父母的心理非常迫切。第三,从就业心理上看,极少数学生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关系”“背景”找不到工作,自暴自弃。第四,从就业能力上看,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比如缺乏上进心、表达能力欠佳、责任感不强等,这些让他们在就业中处于相对的劣势,而这些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的。从调查的情况分析,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就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经济环境差,社会资源匮乏
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们面临求职所产生的大量费用,无疑给他们增加了心理负担,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相对城市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首先从求职渠道来看,农村籍学生获取就业途径主要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求职网站”,而很少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或者“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其次,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关系甚至超越个人能力本身,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而农村籍学生缺乏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的支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阻碍了就业。
2.综合能力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农村籍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平时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就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而这些能力又是用人单位青睐的。因此,农村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不如城市籍学生。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农村籍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但多数以发传单、产品促销、餐厅服务员等形式为主,与即将从事的岗位和社会实际差别较大。
3.初次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偏低
农村籍学生毕业后,迫切希望有份工作能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对职业和薪酬水平不会过多挑剔,只要能获得与工作性质相适应的薪酬待遇的工作就基本满足。所以,农村籍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而薪酬水平偏低,就业质量低。
二、重庆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
在越来越庞大的高校就业群体中,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挖掘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是解决其就业困境的重要前提。
1.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1)就业观念落后
农村籍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其就业选择的性质和方向。一方面,受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农村籍学生择业时更加务实,更注重个人价值,功利性较强,宁愿在外面漂也不愿意回农村就业;另一方面,农村籍学生很期待找份好工作来改变命运,若没能如愿以偿,就会心灰意冷,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再次择业。
(2)就业心理困惑
农村籍学生在比较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求学,一心希望把就业当作是跳出“农门”的最好机会,但并不理想的现实总会让他们患得患失,心理脆弱。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毕业后宁愿留在大城市漂泊也不愿意回农村驰骋,害怕辜负家人、朋友殷切的希望,精神负担很重。但大城市的生活又让他们感觉很艰难,压力很大,一不小心就容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卷入传销、抢劫等犯罪活动。有的学生很自卑,首先高考失利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对大学校园里的一切都很敏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听到“某某有关系,不担心找工作”、“某某有熟人,会安排工作”等论调,或者听说某某公司已经“内定”,暂且不说这样的传言是否真实可靠,但这样已经潜在地影响了农村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他们就会丧失信心,不再参与就业竞争。
(3)社会化能力弱
农村籍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人际资源,一方面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留守家庭长大的学生,交往面窄,跟他人交往不深,影响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获取的就业信息少、就业渠道窄;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村籍学生从狭小的生活空间到大学这个“小社会”,从熟悉的故土到陌生的大城市,这骤然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震荡。而农村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指导自己的行为,自我角色混乱,不能顺利适应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显得无所适从。他们需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
2.客观因素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当前,我国正大力为平衡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做很多努力,但是失衡现象仍然存在。在某些区县,优越的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备、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仍然会集中在城市、重点学校,农村籍学生一开始在起点的小学教育上就落后于城市籍学生。
(2)高职院校发展的地位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转社而来,发展时间短,在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方面都不及本科院校,尤其在2014年教育部要将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改革思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陷入更加尴尬的困境,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
(3)用人单位就业环境不理想
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才供过于求,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被过度强化,就业歧视不可忽视。某些用人单位对农村籍学生存在偏见,从福利的角度考虑,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愿接纳他们,使得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丧失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不尽合理。由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扩大,单纯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能用研究生的绝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一定不用高职生,这对农村籍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同时,用人单位存在人才消费的短视行为,用法律法规来减少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不与大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合理等,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4)社会现实困难
高职院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占学校生源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求职的支出。承载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农村籍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更大,求职失败也许对家庭也是不小的打击,也会使“读书无用论”成气候,也会使农民对大学教育产生高投入、低回报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