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方法论文
摘要:新形势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逐渐成为诸多教育同仁所立志于实现的伟大教学目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发表语文课堂教学论文,语文高效课堂论文投稿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普及与推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逐渐成为诸多教育同仁所立志于实现的伟大教学目标。为此,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我感觉有责任,也有义务针对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激发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是经典名作,或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蕴含有较高的道德价值观念,或体现了创作者高雅的品味以及当时所处的优美意境……可是,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主要依靠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思维方式,而这就对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不利影响。
为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特点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将文字所描绘的意境真正还原出来,为学生巧妙创设一个丰富多彩且直观可见的语文学习情景,以便在他们产生积极情绪和愉悦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对于具体语文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且,借助语文学习情境的创建,还能真正使学生做到情景交融,有利于他们在“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发散自身的学习思维,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而实现对于语文学习活动内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可学生普遍对这一感情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为此,在教学这首散曲时,我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这一先进技术,依次向学生播放了几组不同的画面:秋气肃杀,黄叶满地,一只乌鸦瑟缩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哀鸣;但水边桥头之处,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间小屋,炊烟袅袅飘起,恬静而又温馨;夕阳落尽,一位浪荡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走在荒凉却又孤寂的`古道上,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归宿究竟在何处。
如此,借助多媒体幻灯片,一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于这些图片背后所蕴含故事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欲望;二来还帮助学生感同身受地认识到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无限愁思以及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为他们接下来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这首散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农村学生视野的开阔及见识的增长
受到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及影响,农村初中学生无论是视野范围、学识见识还是对于外界的认识与理解等都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发达地区相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这种背景之下,农村语文教师若是仍然一味地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语文教材、教辅资料、课后作业等有效的信息渠道之上,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发展,而且还将严重制约学生语文视野及见识的开阔及增长,而后一点对于学生日后学习活动的影响尤为恶劣。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合理且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如此,才能在有效突破区域限制的同时,真正实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初中学生视野及思路开阔的目的,帮助他们对于外部世界进行更好的感知与理解。
例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旅游的时候可能近距离地接触过北京故宫,可是在我们农村中学,不要说学生了,就连我本人也没有实地游览故宫的经历,对于课文所描绘的“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等特点更是无法真正的领会。因此,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我不仅自己提前准备了北京故宫的相关图片与影像资料,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北京故宫建筑群的详细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等到上课的时候再将大家收集到的结果一一展示。如此一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既帮助学生扩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见识、开阔其视野范围;二来,更是帮助学生真正加深了对于课文所描述意境的深刻理解,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进行语文教学,以此真正将“大语文”的伟大目标付诸于实践。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方法论文】相关文章: